第 1 页:一、必备基础 |
第 3 页:二、招生录取 |
第 5 页:三、平行志愿 |
第 9 页:四、志愿填报 |
60问:为什么说平行志愿并非真平行?
答:这从上面所介绍的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与办法中就可看出。平行志愿是湖南省首创并从2002年就开始实施的,不过,当时称之为并列志愿;江苏省与浙江省是分别从2005年、2007年开始实施的。他们关于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均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如何遵循志愿?那就是平行志愿在投档时并不是任意进行,而是有严格的先后排列之分的;平行志愿有字母标识的,投档即从A到B,再从B到C……,而不是反之;平行志愿没有字母标识的,即在机读志愿卡中,平行志愿的先后顺序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Z”字型排列,即在机读志愿卡平行志愿栏中,最上一排的左边为①、右边为②,第二排的左边为③、右边为④……;或者是左边为①、中间为②,右边为③……。这个排序就是投档的先后顺序,并且只给了每个考生一次投档机会。
由此可见,平行志愿并不是真正的志愿平行,他是有着严格的有先后排列之分的。照此看来,人们把他定义为平行志愿A、B、C……,或者把他定义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都无关紧要。那么,什么东西至关重要呢?
在高考招生录取的过程中有两个环节(或步骤)必不可少且很关键。一个是省级招办向学校投档,另一个是高校的专业录取。在省级招办向学校的投档过程中,其投档的原则(或模式)至关重要。如果投档的原则(或模式)是“志愿优先看分数”,则填报志愿的设置必然是排序志愿,即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如果投档的原则(或模式)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则填报志愿的设置必然是平行志愿,即平行志愿A、B、C……。
同时大家还要知道,平行志愿对于单个考生的投档办法是:“逐个检索,一档一投、能投则投、投后不检、无投再检、检完则完”的投档原则和操作步骤。这就充分说明,平行志愿不仅有着严格的先后排序之分,而且在若干个平行志愿中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并不是有若干次投档机会。所以说平行志愿并非真平行。
61问:平行志愿怎样按分数投档优先?
答:平行志愿按分数投档优先,即是将同一科类某批次线上填报了平行志愿的考生按招投总分(高考成绩总分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档,先投分数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再投分数较低、排序在后的考生。也就是说哪怕分数只高一分考生的几个平行志愿中排位最后的那个院校志愿未完成检索、投档过程,就不会对哪怕分数只低一分考生的几个平行志愿中排位最前的那个院校志愿进行检索、投档。简言之,只高一分考生的几个平行志愿的检索、投档都将优先于只低一分考生的所有平行志愿的检索、投档。这就充分地体现了分数在平行志愿投档时的优先性。
62问:当总分相同时平行志愿又如何投档?
答:如果同一科类某批次线上填报了平行志愿考生的招投总分相同,那又该如
何操作呢?很简单,继续比较,分出高低。也就是总分相同了,不能比较,那就按一定的规则分科目来进行比较。这里全国各个地方的规则有所不同,不外乎以下两种:1.不分文理科,没有侧重。如湖南省按语文、数学、外语的科目顺序逐个对分数进行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档。2.区分文理科,各有侧重。如浙江省文科类考生按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的科目顺序逐个对分数进行排序;理科类考生按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的科目顺序逐个对分数进行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档,等等。面对总分可能会相同的考生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规定,按照统筹考虑、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原则来进行把握。
63问:平行志愿能一档多投吗?
答:对于平行志愿,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能一档多投,投了一个没录上再投另一个。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平行志愿只能是逐个检索、一档一投。即当考生由分数决定的排序位次符合条件后,再依据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排列的院校自然顺序逐个检索,当该考生的分数符合A院校的投档条件时,则投给A院校。在此情况下,即便该考生的分数符合B、C、D院校的投档条件,也不会再检索、再投档,这就是“一档一投、能投则投、投后不检”。只有在A院校已投满或考生不符合A院校的投档条件时,才检索B院校是否可以投出,即“无投再检”。因此说,平行志愿不是投向所有达到条件的志愿院校,更不是这几所院校必须都逐个检索、投档。当检索完成但均未能投出时,该考生平行志愿的投档即告结束,只有等待未录取满额院校的征集志愿或转入下一批次院校的录取,这就是“检完则完”。
64问:平行志愿能选择性的投档吗?
答:对于平行志愿,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能选择性投档,所报的几所院校哪所分高就投哪所。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实际上,平行志愿是严格按考生所报考的几所院校的排序先后依次检索,只要几所院校中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如果考生把投档分数相差无几的学校排在一起,可能会出现几个平行志愿一个都投不出去的结果。如果考生把同一层次投档分最低的院校报在A或B的位置上,而将投档分最高的院校报在B或C的位置上,即便考分达到或超过投档分最高的院校,省级招办也只能将该考生投向A或B位置上的院校。简单来说,投档不会投向分数最高的院校,而是投向排序在前投档分最低的院校。
具体举例来说,在2009年如有一位湖南省的理科605分考生,准备报考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他填报的平行志愿是:A北京外国语大学(投档分602分)、B北京科技大学(投档分583分)、C北京工业大学(投档分568分)。那么,省招办则将他的档案首先投给北京外国语大学,如果他符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录取条件,将被北外大录取无疑。其余的不再检索、投档。
如果在2009年也有一位湖南省的理科605分考生,他填报的平行志愿是:A北京科技大学、B北京外国语大学、C北京工业大学。那么,省招办则将他的档案首先投给北京科技大学,如果他符合北京科技大学的录取条件,将被北科大录取无疑。其余的不再检索、投档。
如果在2009年还有一位湖南省的理科605分考生,他填报的平行志愿是:A北京工业大学、B北京科技大学、C北京外国语大学。那么,省招办则将他的档案首先投给北京工业大学,如果他符合北京工业大学的录取条件,他将被北工大录取无疑。其余的不再检索、投档。当然啦,还有另外几种填报平行志愿的方案,但结果不外乎这3种。
65问:平行志愿中的几所院校可一样对待吗?
答:对于平行志愿,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就是平等志愿,平行的几所院校可一样对待,没有先后顺序之分。其实这同样还是一个误区。虽然作为平行志愿填报的几所院校均视为考生在本批次的第一志愿或第二志愿,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严格的先后顺序的。平行志愿有字母标志的,投档按照从A到B,再从B到C的顺序进行,没有字母标志的,即在机读志愿卡中,平行志愿的先后顺序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Z”字型排列。这个排序就是检索、投档的先后顺序,并且只给了每个考生一次的投档机会。所以,平行志愿绝不是平等志愿。
66问:平行志愿能退档后再补投吗?
答:由于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时效性、同时性和平等性,因此,平行志愿不能在某一个志愿院校退档后紧接着再补充投向其余的另一个平行志愿院校。这是因为,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规则,考生成绩如达到某一个志愿院校的投档要求而被投到该志愿院校,但是在所有投档到该院校的考生中分数偏低,或出现专业志愿填报较高、不服从调剂的情况,或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录取条件等,都有可能被退档。可由于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是同批次(段)院校同时投档、录取,如果考生被退档后,即使高考成绩符合平行志愿填报的其他院校的投档要求,因为这些院校已经同时完成投档,所以就没有再一次被补充投档的机会了。被退档的考生,只有等待征求志愿参加征集录取或下批次录取。
67问:为什么说平行志愿并不是无风险?
答:的确,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有上述五大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此种投档、录取方式,也伴随着潜在风险和负面效应。平行志愿是非常不利于考生的上线落选和进档后的退档。由于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的程序设置是在平行志愿录取完成以后,就将直接进入征集志愿阶段,加之平行志愿的投档率及录取率均较高,尤其是名牌院校。因此,进入征集志愿的院校中名牌院校是少之又少,甚至于完全没有,这时你纵然有天大的本事和技巧,也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说未被平行志愿录取的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面临的境况可能会比以前的排序志愿“更惨”。这是因为,如果排序志愿的第一志愿未被投档、录取,只要你第二志愿填得好、报得巧,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进个“211工程”院校,乃至“985工程”院校都是有很大可能的。两相对照,平行志愿的风险就显露无疑了。
·各地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及方式汇总 (2020-3-18 17:51:27)
·2019年广西高考志愿填报入口已开通 点击进入 (2019-6-27 18:33:16)
·2019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入口已开通 点击进入 (2019-6-27 18:23:54)
·2019年山西高考志愿填报入口已开通 点击进入 (2019-6-27 18:16:34)
·2019年河北高考志愿填报入口已开通 点击进入 (2019-6-27 18:13:30)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