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入选有加分和直接录取两种情况
但都得再参加高考
自主招生最大的特点是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在高考前对考生进行自主选拔,但入选考生依然必须参加全国统考,而且成绩要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高校同批次录取的控制分数线才能被录取。
目前,高校的自主招生主要分为两类型。第一类是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进行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高校通过测试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全国统考,在录取时享受加分优先录取的政策,一般可加10分至20分。第二类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在上海地区实行的自主选拔录取,这些高校录取改革最大的突破在于面试结果即能决定录取与否。已经被这些学校自主录取的考生,也必须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参考。
文艺、体育、科技创新等都是自主招生关注的重点
高校自主招生的对象为:国家政策规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著名重点中学综合成绩优异、全面发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要求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优异成绩,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有突出表现,以及具有其他优秀品质和突出才能。
尽管高校自主招生各具特色,选拔手段不拘于“高校出一张试卷,学生考一次试”。但各校招生方案表明,自主招生都在走分类和特色化路线,选拔注重考生的特长。各高校主要通过考试形式确定自主招生对象,文化测试、面试等一般安排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各高校一般会单独或联合组织自主招生测试,如北大、清华等高校通过各自的冬令营来选拔自主招生候选人,复旦还通过举办人文知识大赛确定部分自主招生对象,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今年则实行自主招生五校联考。
相关推荐:抱佛脚成功率70% 美术高考专业课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