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上海生源考生的数量比去年下降了2成,上海各高校在沪招生计划数与去年相比都下降了10%―20%左右,但与此相反的是,外地院校今年在沪招生计划占本市招生总计划的比例比去年提高7%,有60所“二本”院校还首次在沪招生。对照2008、2009年的《专业目录》,二本中以“K”开头的都是第一年在本市招生的院校。来自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消息显示,今年秋季高考61000多人的招生计划中,外地院校招生计划为11500人,占到了19%左右。为此,市教考院相关负责人建议考生,不要有“恋沪情结”,应注重了解优秀的外地高校资源。
[招生形势]
外地名校并未遇冷,今年“一本”院校来沪扩招
从去年上海实行“平行志愿”后,上海就不再强制考生填报外地院校。但从招生录取的情况看,上海考生主动报考外省市知名院校积极性很高。近年来,外省市院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也调动了这些院校追加计划的积极性。
2008年,有不少外省市知名院校生源充足,如武汉大学在上海追加了70个招生计划。第一批本科100所外省市招生院校仅有64个计划未完成,为历年来最低。此外,2008年三个批次共有1719名考生享受到报考外地院校的加分投档政策而被外省市院校录取,第一批、第二批本科享受到外地院校降分投档录取优惠政策的考生也有428名。华南理工、华中科大、湖南大学、西北工大(理科)、重庆大学(理)、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一大批“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在上海已不需要征求志愿就能完成招生计划。
今年不少外地“一本”院校来沪扩招。如中国传媒大学今年计划在沪招生33名,较去年增加10%;西交利物浦大学在沪招生数近两年也是连续增加,今年在沪招生数为32名,比去年增加了30%多。该校招生负责人坦言,学校每年在实际录取中,都要增加计划数来满足考生的报考愿望。而且,近段时间不断接到上海考生和家长的来电咨询。高招专家分析认为,今年由于上海高校的减招,也给了外地高校更多的录取空间。
[专家解析]
填报外地高校有两大实惠
原长宁区高招办主任王大东提醒考生:某一个录取分数段,可以有很多院校可供选择,特别是同等级别或更好的外省市优秀高校应进入考生、家长的视野。
实惠一:
相同考分能进更好学校和专业
填报外地高校实惠之一是,相同的考分能进办学条件更好的学校或更有发展前途的重点学科专业。
一般来说,同类学校中外地高校比本市高校录取分数低。例如,浙大、南大、中科大等理科录取分都比上海交大低,属于“985工程”的兰州大学(文、理)、厦门大学(文)、东南大学(理)、哈尔滨工业大学(理)、中南大学(文、理)、大连理工大学(理)、华南理工大学(理)、山东大学(文、理)、武汉大学(文、理)、四川大学(文、理)、吉林大学(文、理)、中山大学(文、理)、东北大学(文、理)等一批名校2008年录取分比华东师大低。第二批本科中的东北财经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天津工大、扬州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等都具有一本院校所具备的办学综合实力,2008年理科录取分除了东北财大,其他高校都低于上海二工大。其中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大学的文科录取分还低于第二批最低控分线。
如当本市和外地高校开设相同专业,该专业在本市高校中属非重点专业,而在外地高校属于重点专业,甚至属国家级重点学科范畴,该专业录取分仍有可能本市高校高于外地同类高校。例如2008年经济类专业理科录取分在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上海财大中最低510分,最高550分,而该专业在北京交大中属于国家级重点学科,最低490分。
相关推荐:高校“随行就市”增设新专业 社工人才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