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正文

湖北省重点中学2011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0-12-16 16:38:02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湖北省重点中学2011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提供给各位考生练习、参考。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庐山草堂记(节选)

  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 纳阳日,虞祁寒也。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块,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见,可以销永日。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覼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

  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

  矧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馀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因为《草堂记》。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称:相称,符合

  B.一旦蹇剥,来佐江郡 蹇:不顺利

  C.纳阳日,虞祁寒也 虞:忧虑

  D.或往或来,未遑宁处 遑:闲暇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白居易对草堂的喜爱的一组是 ( )

  ①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

  ②一宿体宁,再宿心恬

  ③千变万状,不可殚纪

  ④好事者见,可以销永日

  ⑤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

  ⑥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篇文章描写了草堂的建造、陈设以及草堂周围景色,进而写到安适恬静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草堂的无比喜爱之情。

  B.作者在文中批评了那种“丰一屋,华一箦”即沾沾自喜有骄稳之态的凡俗之人,以突出自己身处草堂“外适内和,体宁心恬”的感受。

  C.文章叙事简明扼要,写景细密有致,文笔流畅,语言清丽,表现了较高的语言技巧,是一篇优秀的游记散文。

  D.作者表达了在江州的任职期满,家里的琐事处理完毕,一切的进退取舍都由他自己作主的时候,要终老在此的归隐愿望。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3分)

  (2)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3分)

  (3)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4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剑与傅岩叟①

  辛弃疾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①傅岩叟:稼轩友人。

  (1)诗中描写了怎样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请你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这种手法在此诗中的运用。(4分)

  15.填空。(6分)

  (1)古人善描摹音乐。如白居易《琵琶行》写琵琶声“ ①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李贺《李凭箜篌引》摹箜篌声“昆山玉碎凤凰叫, ② ”;苏轼《前赤壁赋》状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③ ,④ ,不绝如缕”,皆借通感引起想像。

  (2)在权利的高压下,人往往会被异化,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⑤ 》的《促织》就讲述了一个小孩异化为虫子的故事。而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主人公 ⑥ 异化为一只甲壳虫则不仅仅是因为权利的高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推荐:

  北京五中2010-2011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百所重点高中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2011年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预测试卷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exam8_wang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