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在全面、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常见文体的基础上,能够做到各类文体的融通
相对于以往的高考(Q吧)作文,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在文体要求上有细微的变化,不再要求考生一定要写拘谨、刻板的议论文体,综观近年的高考优作,得高分的往往是那些说理富含哲理性、语言呈现散文味、文体倾向论述文的融通性文章。因此,下阶段的作文训练,我们要在各类文体的融通上下一番工夫。我们可以读一些近年来的高考优作,读一些如余秋雨、林清玄等名家的作品,熟悉这些作品的行文风格,以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灵动、活泼。
二、是审题上要掌握技巧
现在的高考作文正逐渐淡化审题的要求,但不等于就不要求审题。从最近几次大型模拟考试的情况来看,我们不少同学依然存在审题上的偏差。其实,作文的审题也有技巧,我们要注意捕捉作文题目中导语部分的提示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提示考生对题目或材料的思考和分析方向。如南通市第一次模拟考试的作文题目《微澜》,其导语部分有这样的词语:“微澜,风行水上;微澜,荡漾心中”,这就提示我们要从生活、感受等层面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仅指具体的微澜。三是语言上要主动积累和锤炼,尽力体现亮点。
三、鲜活亮丽的语言是一篇好文章的基本要素
鲜活,就是新鲜有生气,就是活泼生动有表现力;亮丽,是指语言要有亮色,要色彩绚丽。综观近年来阅卷点提供的高分范文,我们大抵会形成这样的感觉:这些优作均是语言精炼隽永、句子流畅优美之作,即使在审题立意、构思布局上小有瑕疵,也难掩其闪光之处,也会让阅卷老师善意地容忍。因为在高考紧张的阅卷过程中,我们很难苛求阅卷老师对每一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再三咂摸,绝大多数情况下,阅卷老师是根据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语言品质和文学素养来模糊给分的。为此,我们要善于吸取古人诗句的精华,养成活用名言佳句的习惯、形成模仿精彩语句的能力,在自己文章的表达中融入浓郁的文学意味,凸现书面文字的精彩。我们不妨在名言名句运用、哲理性语句积累、修辞手法的合理使用上作一些尝试。
四、要善于模仿,借鉴他人的长处
模仿是作文水平快速提高的捷径,我们要屏除闭门造车的习惯,善于站在名家和同伴的“肩膀”上,积累、模仿、学习他们文章中的闪光之处,把他们文章中的优点化为己有,在自己的文章中巧妙地呈现出来。最后阶段的复习和训练中,我们将接触数量众多的美文——主要是综合试卷中的文学作品和实用类文章,这类文章往往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典范之作,无论是字、词、句,还是构思、立意、智慧,都会让我们从中得到感悟,我们要善于变换角度,不仅仅把这些文章视作阅读题,更要把它视作可以从中汲取写作养分的宝库,如此,我们再做这类文章阅读题时,就会一举两得。同时,我们要善于吸收同学优秀文章中的亮点,学习、积累他们文章中给你启发的长处,如此,你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博采众人之长的完美呈现了。
最后一点,在作文的素材使用上,我们一定要从古代走出来,回到现实,展现自我
不少同学对历史是如数家珍、信手拈来,文章中充斥着的全是古人古事,就是不见自己、不见现实。今年的高考信息发布会上,再次强调要“联系现实”,我们不能赖在时空隧道中不出来,我们必须要积累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性和深刻感受体会的鲜活材料,要多关注现实、民生、热点,如奥运会、民工问题、雪灾、环保、科学发展、热点人物等方面的常识要适当了解,以便在素材运用时能够充分体现时代色彩和个性思考。 (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