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不一定每句话都理解
网友:阅读如果遇到科技类的说明文,好多生词看不懂怎么办?
毕勤:阅读分两类,刚才有人说看得懂的做不好,但是在实际做题的时候,有些文章看不懂未必做不好。科技类文章是有生词,但是如果是妨碍你的理解的,它会标出注解,其他没有标注的生词也并不妨碍你的理解。我建议大家先看看全文,然后看有哪些问题,再有针对性地回到原文来找相应的句,这样可以根据文章的首句、尾句,或者根据设计的问题找相应的段落,这种方式倒更好一些,倒不一定每句话都理解去做题,不需要这样的。
网友:改错题怎么做?
毕勤:改错题是100字左右的小文章,做题的时候,大家要先看看文章讲的是什么。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把每一句话作为一个单元,因为一行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句半,我们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把句子看完,然后看看哪儿有问题,这可能涉及到某一行中。所以一定要通篇阅读全文,然后在句子中找问题,在改错时,选项中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是对的,要找出句子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可能会两个有错误,再有可能是多词、少词,或者是有错词的地方。改错主要是以基本的语法知识为主,这和阅读知识、词汇量、写作水平都有关系。
一模没考好不要沮丧,振奋起来
网友:刚刚过去的一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在短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
毕勤:我们经常说一模基本比较成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复习的强度、复习的时间、学生的掌握程度上,基本上就可以了。这时候我们再参加一模考试,就会感觉是考试前的基本练兵了。但是每个人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有时候我们说一模特别重要,学生的心理会特别紧张,这次考不好该怎么填报志愿,所以往往会有失误的地方,尽管老师这样讲,但是每个学生的心理不同。如果这次一模没有考好,也不要沮丧,要振奋起来,找到一模中存在的问题,在剩下的一个月内,针对问题进行有计划的提高,这是科学的,而一味地沮丧是不科学的。所以有时候我经常鼓励学生,一模没考好是不重要的,在下一段时间针对问题提高这是很重要的。在一模之后的这段时间也是每个同学起伏不定的阶段,有些同学想根据一模的成绩填报志愿,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在命题的时候也是认真的、符合高考的,如果有失误,也可以看看二模的情况,二模也不是没有参考价值,因为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我想应该是把一模和二模结合起来,再看你的水平究竟定位在哪里。以我的经验来看,一模、二模以后这段时间的复习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到你的高考成绩,影响到志愿的实现。
网友:请问怎样在高考最后几十天里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毕勤:在最后几天提高英语听力,我认为有可能。但是听力也是和其他的知识一样,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说平时没练,就靠这十几天能不能提高,应该说能,但是可能性或者说效果一定不是特别好的。但是我们这几天也要特别好地利用时间,我经常和大家讨论,听力是高考中一部分基础知识,20个题,每题1.5分,这30分在高考中占了很大比例,而如果是在一个大城市,或者教育水平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学生的听力水平应该是占有优势的。所以我觉得,有能力的学生应该很好地抓住这个机会,我们经常和学生说,在高考中,四中的学生的目标就是力争在高考中听力不丢分,或者少丢分,最多错1—2题。有的同学说我不具备这个水平,但是你一定要尽可能提高,因为英语听力的难度不高。有的同学有这样的尝试,如果这篇文章让你看着答题,一定能答好,和后面的阅读理解完全是不一样的,这篇文章并不难。但是为什么有一定的难度呢,就是说听和看是不一样的,是有区别的。
我建议大家要坚持练,精听和泛听相结合,所谓泛听,就是在你每天早上刷牙、洗脸,在上学之前就把收音机打开,这样在你的生活环境中有英语的环境和氛围,这样以后听起来就不会别扭。还有是要每天拿出20分钟的时间做精听,如果在现在,就应该作一些高考的模拟题,也不是做完就完了,一定要精,做完以后,一定要打开书,看看原文是怎么说的,把没做对的题做对,然后合上书再听,大家一定有这样的体会,看完之后再听就比你没有接触文字时候听要清晰得多,听上多遍,直到我们把材料直接反应,理解得很好,这个练习就有效完成了。如果长期经过这样的训练,你的听力水平就一定能提高,因为你知道你听对的、没听对的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把声音反应成文字,将来的高考就是把声音反应成文字,这样高考就比较有效果了。长期坚持不懈地听,这块的提高幅度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