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考考点的深入挖掘
在今年的试卷中也出现了部分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部分常考考点出现了较为深入地考察。如非谓语动词的考察:
25.— The last one_________ pays the bill.
—Agreed!
A. arrived B. arrives C. to arrive D. arriving
28. We all know that, __________, the situation will get worse.
A. not if dealt carefully with B. if not carefully dealt with
C. if dealt not carefully with D. not if carefully dealt with
解析:以上两道题都是考察非谓语项目,之前考察较多的是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做状语或状语,但07年考察形式有所变化:其中25题考到了动词不定式做定语,考察的是名词有序数词last修饰时应该用不定式作后置定语,答案是C;28题考察非谓语否定式的形式以及与连词的位置关系,答案是B,都是对非谓语项目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
在备考时,应对重点语法项目有较为深入和全面的学习,在全面梳理历届已考考点的同时,挖掘隐藏考点,做到面面俱到、防范万一。其中,以定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最为重要。
三、基本考点的语境分析
高考在语法上强调学生对语境的把握,这在今年的考试中表现十分明显。部分考题的设置十分简洁新颖,并不是一味的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而是侧重学生们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如:
33. —Can you read the sign, sir? No smoking allowed in the lift!
—__________.
A. Never mind B. Don’t mention it
C. Sure, I don’t smoke D. Pardon me
34. “Goodbye, then,” she said, without even __________ from her book.
A. looking away B. looking up
C. looking down D. looking on
解析:以上两题都体现出高考的另一个典型的出题方式,即要求学生分析某种具体的语境,不求死记硬背,但要求学生读懂题目,善于从题目中找到切入点。
33题考察交际用语,提供的场景是一个人在提醒另外一个人不要吸烟,最正确的答案是D,请求他人原谅。
34题考察词汇词组,但也并非纯粹的考察词组记忆,而是结合具体语境,即看书时抬头看某人,答案是B。
这类题目强调学生的临场应变及反应能力,但在平时复习上并不是无可作为。要养成正确地解题习惯,读懂题目,理清关系,避免惯式思维的陷阱,在审题时留心题目中给出的具体语言环境,如时间、地点、人物身份、人物关系等提示信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