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 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 缺乏可委以重任的优秀人才
D. 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12.秦《绎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性上述问题,为使“岳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A.攻打匈奴,修筑长城 B.实行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 D.焚书坑儒
13.《秦律?法律答问》中规定“盗徙封”(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刑,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朝严格实行法治 B.《秦律》详细而完备
C.维护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D.秦朝刑法残酷
到汉武帝时,汉家王朝如日中天,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回答4~5题:
14.汉武帝晚年,曾说:“汉家庶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出兵匈奴,安定边境 ②削弱王国,控制地方 ③完善法制,打击豪强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汉宣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数?”表明其统治思想为
A.黄老无为思想 B.独尊儒术 C.以法治国 D.尊儒尚法
“汉承秦制”,但又有所损益变化,如刺史制度等。回答6~8题:
16.对两汉剌史制度认识不正确的是
A.在西汉武帝时首先设置 B.刺史由监察官逐渐演变成了地方长官
C.刺史的设置体现了以小驭大的特点 D.自始至终都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7.造成“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的举措是
A.刘邦分封异姓王 B.刘邦分封同姓王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D.汉武帝颁布“附益法”
18.汉武帝颁布“附益之法”的根本目的是
A.禁止王国官吏进入中央任职 B.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
C.防止诸侯王与官吏串通 D.孤立诸侯王,加强中央集权
汉朝空前强大,积极对外交往,突破仅限于周边近邻的范围,开始走向世界。回答19~20题:
19.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
C.甘英到达了波斯湾 D.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20.秦汉时期,中国已经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 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B. 中国和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贸易往来
C.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D. 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21、下列有关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宇宙是指天地万物的总称,古代“宇”为空间,“宙”为时间
B、“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银河系
C、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在一定意义上是宇宙的同义词
D、宇宙是物质世界,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22、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为(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星系
23、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
B、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埃和固体小块,当它陨落到地表后,仍称为天体
C、彗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质量较小的天体
D、土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它没有美丽的光环
24、下列各组行星,均属类地行星的是( )
A、水星、金星、火星 B、水星、木星、土星
C、地球、天王星、木星 D、水星、金星、冥王星
25、银河系主体部分的直径约为( )
A、10万光年 B、10亿光年 C、8万光年 D、2、3万光年
26、下列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小的是( )
A、水星 B、地球 C、天王星 D、冥王星
27、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公转周期最长的是( )
A、水星 B、木星 C、土星 D、冥王星
28、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九大行星绕日运动方向不同
B、太阳系是太阳与九大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
C、太阳是太阳系的质量中心
D、彗星远离太阳时彗尾加长
29、下列各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且距日由近及远排序正确的是( )
A、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B、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C、天王星、木星、火星、地球
D、金星、水星、火星、木星
30、下列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九大行星及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且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D、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抑制了地球生命物质形成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