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题预计]
重点章节仍是考试重点
2009年高考大纲与2008年高考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并且近三年考纲均未有任何变化,从这些可以看出,近几年的物理知识基本定型,试题类型也基本定型,几乎每个大块均有试题,并且重点章节仍然是重点考核的内容,并未出现怪、异、难的题,可见高考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未变,但仍然把考核能力放在第一位,例如理综的第24,25题。
2009年考题基本情况预计如下:
(一)选择题计算量可能略减,命题范围相对稳定。
选择题的计算量可能比2006年的大,比2007、2008年的小。命题范围相对稳定:械振动和机械波、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各一道,其余4道题分布在力学和电学中。
(二)实验题会进一步按“大容量、设计性、开放性、实践性”发展方向命题。
(三)计算题的三道试题可能分别在新情境、复杂过程、较高数学要求上着力。
从题型的考查功能来看,计算题注重独立、灵活地分析解决新情境下的物理问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建立物理模型及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其难度与三个要素相关,分别是:知识,情境,数学要求。2006年计算题主要在情境的新颖性上着力,测试结果表明难度略大,区分度较好,师生反应也不错。2007、2008年试题主要在情境的复杂性和数学运用上着力,呈现出“老难题”的面孔,测试结果表明难度和2006年相当。未来可能会在情境的新颖性上有所着力,但为了控制试题难度,情境的复杂性和数学的要求会适中。
2008年物理考题内容分析
知识内容 认知等级题型 赋分
力学部分共62分,占物理总分的51.7%
质点的运动B计算14
力和运动的关系C选择6
B选择6
万有引力与圆周运动B选择6
机械能守恒B实验6
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C计算18
振动和波B选择6
电学部分共40分,占物理总分的33.3%
恒定电流C实验12
电场、磁场 C计算22
电磁感应B选择6
热学部分共6分,占物理总分的5.0%
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C选择6
光学部分共6分,占物理总分的5.0%
光的反射和折射B选择6
原子物理部分共6分,占物理总分的5.0%
原子和原子核B选择6
注:认知等级的划分,A表示“了解”,B表示“理解与掌握”,C表示“综合运用”。
2008年考生答题分析
2008年高考第Ⅱ卷,物理共72分,考生平均得分23.12分。
第22题为实验题(18分),力学、电学各一个,平均得分7.05分,主要问题:不能从原理上理解题意,误差处理不熟悉。
第23题为力学计算题(14分),平均得分6.54分,主要问题:审题和解题思路不清,写一些与题设无关的公式,运算能力不强。
第24题为力学综合计算题(18分),平均得分6.81分,存在问题:研究对象不明,过程分析不清。
第25题为电磁学综合计算题(22分),平均得分2.72分,存在问题:几何关系找不准,文字表达不清,凭思维定式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