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内容
遗传、变异、基因工程
变异、遗传
遗传、基因工程
年份
2005
2006
2007
题型
选择、非选择
选择、非选择
选择、非选择
分值
23
14
18
总分比例
31%
19%
25%
5
注重遗传实验复习
1、判断显隐性
⑴常染色体题型
[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第31题]
已知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牛群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①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理过程。
②为了确定有角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⑵伴X染色体遗传题型
若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你能否通过一次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说明推导过程。
2、判断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遗传
[2006年全国理综卷Ⅰ31题]
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基本定律。
(1)种群中个体的繁殖将各自的 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的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的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3、核、质遗传和种(果)皮遗传
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2)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4、鉴定纯合体、杂合体
[1998年上海高考(单科)卷55题]
3支试管分别装有红眼雄果蝇和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红眼雌果蝇,还有1支试管内装有白眼果蝇。请利用实验室条件设计最佳方案,鉴别并写出上述3支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已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显性基因用B表示)。
5、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2004年北京高考理综31题]
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花,分别生长在海拔100m、500m、1000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高度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高度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 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苗同时移栽于10m处。
(2) 实验对照:生长于 m处的野菊。
(3) 收集数据:第2年秋天
。
(4) 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
假设二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
假设一 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
6、育种方案
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Rr)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3代即可)
7、判断突变基因
已知物质D是某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它的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野生型的在只含物质A的培养基上就能正常生长。现发现有三种突变体(均只有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均不能在只含物质A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请设计一实验方案,区分出三种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并预测实验结果。(8分)
[责任编辑:monin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