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问答题中,原因类题往往占很大比重。这是因为这类题具有思辨性,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对照联系强,涵盖知识面广。
近几年的高考,原因类题频频出现,如:2005年广东. 31;2005年北京文综. 39;2004年全国文综. IV. 38;2004年上海. 34;2004年广东. 31;2004年春季. 40;2003年上海. 33;2003年广东. 29;2003年上海春季. 43;2001年全国. 34;2001年全国. 36;2001年上海. 29;2000年全国. 41;2000年上海. 32;1999年全国. 43;1998年全国. 49。
原因题分值大,原因题分难拿。但是考生如果认真研习此类题型,找出合适的答题方法与思路,那将会获得高分。
历次高考在设置原因类问答题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具体问题来提出原因。如:“孙中山早在1921年的《实业计划》中就提出了开发三峡、造福于民的设想。但是在旧中国始终未能实现。请根据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状况,简要说明其不能实现的原因。(2003年上海春季. 43)”二是直接问原因。如:“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众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2001年全国. 34)”对于前者,因为有了限定项,所以就有了角度,容易找到切入点,容易形成思路。而对后者,学生要么一片茫然,不知如何下笔,要么所有的信息一下子涌上大脑,以至于纷繁错乱,写出的答案不仅毫无层次感与逻辑性,而且还会漏掉答题要点,即得分点。
现给出一种答题思路和框架,以供同学们借鉴。答任何原因题时,都可从如下角度思考、填写。
例1. 据清《苏州府志》记载,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仁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
试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历史作用。(10分)[2005年北京文综. 39. (1)]
根据上述答题思路,本题答案可表述为: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粮食产量增加,分离出劳动力从事专业化和商品化的生产。
本题高考阅卷参考答案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粮食产量增加,分离出劳动力从事专业化和商品化生产,城市独立的手工工场兴起。
对比两种答案可知,设计的答题模式是为了更全面地网罗知识点,而实际上也产生了这样的效果。本例表意准确,能较好地体现模式的意图,但失之单调。现再以较复杂的题目为例,以能更好地体现模式的作用。
例2.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簿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赀:计算)”。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根据上述答题思路,本题答案可表述为:
本题高考阅卷参考答案为:明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
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研究两则例子的答案很容易发现,上述答题模式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按照这种思路答出的内容,绝对不会有知识点的遗漏,只会因其全面、严谨而得满分。当然,有人不免会有疑问,这一答题模式下组织的答案篇幅较大,内容较多,在高考考场上是否合适?对于这种顾虑,笔者认为,考场上拿高分、满分是最重要的,一切的考虑都应当基于此。另外,120分钟的时间相对宽裕,此模式下答案虽然多,但正因为有了思路,所以省去了再思考与组织答案的时间。而且在心理上,一旦做到了这种强化练习过的题型,就会信心倍增,在完成整套试题时有很好的状态。需要强调的是,誊写答案最好不要用大括号的形式。
[责任编辑:young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