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删除这样的两部分的提法实际上给我们一个更新的认识,就是在复习备考中要求不要仅限于以前提过的那些国家和地区,也就是说,我们复习的视角要更加开阔,比如说,试题既可以从你熟悉的国家和地区来命题,也可以从你不熟悉的甚至未知的国家地区来命题,其命题的目的是用这些国家地区作为一个视线的背景,作为信息的载体,同时它提供必要的其它信息来考查我们的能力。咱们举个例子,比如试题给了某一个国家和地区,可能我们不熟悉或者没学过,但是它题目给你了经纬线,给你有关的轮廓,那么这时候它提了一个问题,说这个地区国家应该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你只要掌握有关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对照给的这个国家和区域的位置以及经纬度,显然能够判断出气候类型来。然后相应的这种气候类型的成因、这种气候类型所对应的自然带和植被,甚至有关农业的地域类型和主要农产品就迎刃而解了。再比如说给一个国家、给几条河流、给河流的分布、河流的流向,你就通过河流流向来判断这个国家地区的地势起伏。当然删掉部分内容,并不意味着国家和地区的区域不考。
现在离高考也就两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我给同学们提点建议:第一点就是要对主干知识特别是高中部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巩固,究竟我们学过哪些?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思考。第一,就地理学科来说,对地理事物所处空间位置的认识,把握地理事物之间空间联系形成空间结构上多下功夫。比如说,我们在高二选修中学过城市地域结构里面,各功能区之间的空间关系。再比如说,我们复习到某个工业基地,那么工业中心和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和水源,或者是交通条件,它有一个空间的联系和位置的关系。第二在自然地理部分我们要注重原理和规律的应用。第三在人文地理部分呢要注重观点、方法,比如说辩证等综合的,发展变化的这种观点方法来运用,特别要提出来高下册里面提到区位理论上在生产活动中的运用,应该是我们复习的重点。第四,对于区域地理这部分刚才已经谈到了首先注重空间定位;第二注重区域内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联系,最后注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要对主干知识要用新的角度来进行知识的组合,形成跨章节、跨学科,并联系实际的这种知识组合。咱们举个例子,在学习城市这部分,在高二选修里提到了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的地域结构里边涉及到地域的形态、功能分区,每个功能分区里边有什么原因,这是从微观角度来考虑的,另外高一下册在讲人类活动地域联系中提到城市交通,我们可以把它们挪到一块儿来综合一下,同时高一下册还讲到城市化过程中一些存在的问题,那么以这个城市地域结构来重新组合了一下,但是还不够,从宏观角度看,城市里边要有它在区域中心的作用,它服务的范围,另外在高一下册专门讲到城市区位因素以及城市化的问题,这样它是打乱章节的组合,最后我们还要注意联系实际,比如说这个最近国务院批复了新的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另外我们可以将初中的部分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新的组合,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就是我们要注意加强综合测试能力方面的训练,比如说第一首先要注重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尤其地理学科有很多重要的图,比如说区域地图、等值线图、景观图、各类统计图表,图里本身包含很多信息,这是考核我们一个高考中很重要的方向。透过景观看背后的原因、特征这些东西,第二要注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训练;第三我们前面也谈到应该注意将地理规律原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上加强训练;第四点我们要注意以自然资源和社会重大事件为背景,关注我们身边的一些事情,那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热点啦,举个例子,科学发展观、三农问题、三个经济的互动、循环经济、能源安全、人身安全,另外地理时事中提到的一些科研的问题,比如说南北极科学考察等等,这都可以作为我们关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