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清
随着今年语文高考(Q吧)的结束,各地的作文题陆续被公布。全国Ⅰ卷的作文,是“抗震救灾”话题。应该说,这个题目既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作为一名合格考生,不关注国家大事,写不了这样的作文,是绝对说不过去的。而尤其让人称道的是,该题只提供了六条素材,具体的限制比较少,考生发挥余地相当大。
今年以现实生活为作文题的,在各省区的考卷中有不少。比如浙江省的题目是“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灾区四川省的题目是“坚强”。很显然,以这类贴近现实的题目为导向,有助于促进学生多关注社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把精力全放在应试上。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今年仍有不少省份的作文题,没有沾多少“地气”,仍在云山雾罩之中,要求考生阐发哲理,表现“诗意”。尽管可能会有见仁见智。笔者不妨举出几个例子,如山东卷的题目叫“春来草自青”;福建省的题目是这样的材料:三个人进商店买饮料,一个买甜的,一个买苦中带甜的,一个买淡的;北京卷的作文题为“石头和杯子”,是一则老掉牙的人生智慧故事。
笔者并不认为,让学生写哲理类散文,他们就一定都无话可说。笔者也不认为,让高考作文离现实近些,就一定要以抗震救灾为题,毕竟语文课不是时政课,写作文也不等于写时评。但是,中学生毕竟年龄尚小,对人生的领悟还有限,让他们谈玄之又玄的东西,多数人只能去想法编造,去无病呻吟地“为赋新词强说愁”。三个人买不同口味的饮料,相信多数考生在写作时,会与不同的人生观相对应,可出题目者难道就不觉得,这题目稍微牵强了点吗?
事实上,“务虚”的高考作文题,前几年几乎泛滥成灾,早已遭到社会的诟病。几年前有个“心灵的选择”题目,几乎将“务虚”发展到了极致。而即使是“春来草自青”之类,看似留下了思辨、想象的空间,并且容易产生“美文”,然而在笔者看来,出题者早把考生的思维,纳入到一个预设好的框架中,他们已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只能去卖弄华而不实的文采,展示苍白空洞的“思想”。
几年前曾有人提出,我们的高考作文题,像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极大地桎梏了学生的思维。现在,以现实生活为题的作文题,正显愈来愈多的趋势。一些省区出的作文题,仍迷失在“诗意”中,逼考生当哲学家,与教改的进步方向,应该说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在高考作文题的问题上,如果大谈公民、责任之类,或许有些太过沉重了。只是已经接近成年的高中生,他们应当获得的人文教育,不能停留在“心灵鸡汤”层次。要知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震撼人心的传世佳作,少有脱离现实和时代的。让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太“轻灵”,从表面上看是在为他们“减负”,实际却是对教育和未来不负责。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