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Q吧)作文江苏卷
作文试题
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三个方面,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②自定立意。③自拟标题。④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试题评析
文题的思想很鲜明,“凤头、猪肚、豹尾”其实是一个形象比喻,它引导广大考生思考生活与人生,题目比较切合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果写他人,那么可以选择名人、伟人的一生中的几个人生阶段的历史;如果写平凡的人,那么可以以小见大写出不断充实的人生生活;如果写自己,也可以只写成长中的某个学业阶段或感受。因此,此命题对于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无疑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下面具体说明如何针对此话题,做好审题、立意、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1鄙笾行挠肓⒁狻A踣摹段男牡窳•原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意思是说,有了心灵思维,就有了语言;有了语言,就有了文章辞采,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文章是作者心灵的烛照,其思想优劣直接影响考分的高低。所以,下笔之前,考虑所写的人和事,一定要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品位。例如,可以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读书三境得到人生启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断提升人生的横竿,追求自己的理想,就一定能在成长的进程中感受幸福,享受快乐,那么,你就会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结局。也可以将取材立意聚焦到古代历史的广角,从我们熟稔的中国文化底蕴中去提炼感悟点。江苏一考生在《善始之论》一文中写到:“古有王羲之以己之于古人为逊。以为‘世殊事异’。吾以此言为然也。今之众人,莫不求猪肚之实,欲豹尾之力,独鲜有重凤头者,每草草于其始。余以为庠序之中,先生堂上,不教善始之道,为大谬也。若能以善始之道诲人,俟人人善始之时,则自能人人善终。使人人善始,则业各可取;使各致其业,则事无不成。若有如此之民,则不愁教化,不虑动乱也。至于物阜民康,国盛家强,垂拱而可得也。善始之道,于今为稀,于古为常。若人人得其三昧,则兹世不可不清明也。”这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让人叫绝的佳作。除了作者厚实的语言功底之外,更闪烁出思想的智慧火花。作者破“今之众人,莫不求猪肚之实,欲豹尾之力,独鲜有重凤头者,每草草于其始”的谬误;而后立言“若能以善始之道诲人,俟人人善始之时,则自能人人善终”。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览怼*
2鄙筇宀糜虢峁埂S辛撕玫闹魈饬⒁猓还得选择适合内容表达的体裁形式。譬如一个体态极妍的漂亮女孩,如果再打扮得体,当会更加婀娜多姿,楚楚动人。针对此话题选择何种题材,审视要当心。因为,文题“注意”第④项中,已经明确“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所以,如果写成“诗歌或剧本”那么就犯忌讳了。因此,我们主要从记叙文和议论文两大文体上来考虑选择了。至于哪种文体更好,那要根据作者自己平时擅长写的文体而定。(1)如果写记叙文,结构安排上可以采取“时空顺序”构建全文。这是因为写作文题“凤头、猪肚、豹尾”各代表了人生或事物的一个阶段。从时间顺序而言,“凤头”是精彩亮丽的人生开头;“猪肚”是充实丰富的中间过程;而“豹尾”则是响亮有力的尾声。不过,不一定非得写整个人生阶段,文题“注意”第①项中告诉我们:“话题包括三个方面,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这样,我们也完全可以针对某个人的某个阶段或所写事物的某个空间去组织安排好内容情节。当然,还要注意叙述方法,如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2)如果写议论文,除了常式结构“引┞邸—本论——结论”,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外,还可以采用杂文,即文艺性议论文的写法,生动形象地、富有文化气地议论,从而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3鄙笥镅杂胧樾础N难ё髌返牡谝灰素是语言。语言是作文描写人事、发表评论、传达心声的载体。语言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五种。根据个人语言风格和作文所选择的体裁风格,我们又可以自由选择发挥。
至于作文誊写,一定要注意字迹正确、工整、清楚。写得一笔好字,犹如人的漂亮的外衣,甚至为人的第二副面孔。这也是作文得高分的要素之一。2005年江苏率先将考生的作文扫描到电脑上批阅,这意味着对书写提出了高要求。因此,我们要重视书写的训练。首先,要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或笔尖稍细的黑色钢笔书写。这样,扫描效果好,黑白分明。其次,书写正确,不涂改,注意卷面整洁。最后,值得提及的是字的书写应占作文方格纸的85%左右,字一定不要写得过大,否则,满目拥挤,就破坏了行与行之间的疏朗之美。(朱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