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在参加学校对外举行的招生宣传活动中,我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你们学校什么专业最好,我孩子就报什么专业。”一副讲交易做买卖的神情。这种填报志愿的观念显然是有问题的,其方法也属原始粗放型。
薄薄一份志愿表拿出来,足以看清你究竟有没有下过工夫。下过工夫的,一般都无怨无悔;而盲目随大流的,往往迂回曲折,甚至抱憾终身。
第一步:确定人生发展方向
对于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来说,大学专业的选择往往具有决定性意义。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考生竟说不出自己高中毕业以后还想再学点什么,看看这个专业没有兴趣,看看那个专业也没啥意思,情形很让人担忧。其实,中学教育的最高目标应该是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大学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兴趣提供相应的专业训练,而社会则应该为兴趣的拓展提供广阔的舞台,让每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反哺于社会。
所以,考生的专业选择应该尽量结合本人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填报志愿前,考生首先要问一问自己:今后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靠什么安身立命?答案不要求非常准确,但至少可以确定一个大致方向。
第二步:与社会现实需求挂钩
当然,专业选择也应该尽量与现实的社会需求挂上钩。对于理科考生,工科类专业就业面较广,学生毕业后的可塑性与再选择空间也较大;而对于文科考生来说,工商、管理、外语、法律、财会、新闻等实用性专业的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大。
特别要指出的是,考生报考语言类专业应持谨慎态度。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外语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个使用工具,而很难成为一个专业含量高的职业。很多语言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都会选修第二专业,如工商管理、媒体传播、财务会计等,他们就是因为担心只凭外语将来找不到理想工作。如果单纯从就业角度来看,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一般都能够达到六级,实际工作中与外国人进行日常会话与交流应该不是大问题。
第三步:充分重视专业选择
至于如何处理好名牌大学与自己喜欢的专业之间的关系,我的建议是:在同等录取线的情况下,一定选择好专业,而宁愿放弃好学校。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专业与学校之间,专业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因为好的专业可以为你提供受用一生的生存技能。未来社会是专业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好专业决定你的一生,而不是好学校决定你的一生。
第四步:结合个人兴趣爱好
最后,专业选择离不开个人兴趣的支撑。关于兴趣与爱好、理想与追求,一定要考生自己说了算,家长不能越俎代庖,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年轻时候没有实现的人生梦想强加给子女。家长出面强制圈定志愿,即便完全出于关爱之心,也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毕竟,大学四年还得由学生本人去读,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还得学生自己去走。
填报志愿时,个人兴趣如果能够与现实的社会需要相一致,当然是最理想的。但考生也应该明白,社会需求大的专业并不意味着就一定适合自己。如计算机专业非常热门,但如果不是你的特别爱好,千万不要趋之若鹜,否则学起来也是受罪。每届大一过后,各高校的电信学院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激流勇退”,要求转到其他院系。因此,考生应当记住,在专业选择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容易获得成功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