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视频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腾讯直播间,小时候我们都做过这样一篇作文,题目叫做《我的理想》,记得我当时的理想是做一名宇航员。我对职业规划的理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但是现在我们发现没有多少人能实现儿时的理想。高考结束了,广大考生要再做一次这样的作文,给自己规划未来的职业和工作。我们请到北森公司的首席咨询师迟英梅。
迟英梅:大家好!我是迟英梅,是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现在在北森公司做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探讨,高考考生如何做职业规划。
主持人:职业规划师也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这个职业是做什么的呢?
迟英梅:用一句话来解释它就是教给别人如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别人来付钱”,就是帮助一个人找到他未来的职业方向。
主持人:我们小时候会有很多理想,比如说做教师、科学家等等,随着我们长大,对未来发展方向也越来越清晰,您认为一个人从什么时候进行他的职业规划比较好?
迟英梅:当然越早越好,美国最早进行职业规划在(孩子)六岁就开始了,教育部门会有指导文件,包括中学、小学、大学,每个阶段都有这样的工作,都有这样的条文。在我们国家来说,到目前还是没有的。应该说现在大家越来越有职业规划这个意识和想法了,最突出的就是高考方面。
主持人:广大考生即将面临的就是报考学校和专业了。您能否讲一下报考学校和专业选择的步骤是怎样的呢?
迟英梅:很简单,就三步:首先是了解自己,看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和专业,只有了解自己才可以找到你的发展方向。第二步,你要去了解外部的环境,比如说你要高考了,你要报专业的时候,你要去了解那些专业都是干什么的,包括它的招生政策、考分等等。如果找工作,你要了解这个工作是干什么的。你了解了自己,了解了你的工作或者准专业以后,了解自己的内部和外部能不能找到匹配的,或者最契合的点,找到这个点,接下来你要行动,要去做,找到自己的目标,最终去达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职业规划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是了解自己,第二了解外部的环境,第三要把自己和外部的环境进行匹配,第四部分就是找到自己的目标,去行动,最终达到目标。
主持人:了解自己比较难还是了解外部环境比较难?
迟英梅:应该说了解自己比较难(笑)。
主持人:现在对于考生来说,怎样来了解自己呢?
迟英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做测评。测评是一个非常好了解自己的方式,有的同学会问,怎么了解自己,或者了解自己哪些方面?对高中生很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各个方面。
主持人:可能考生会说我喜欢踢足球。
迟英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爱好不是兴趣。什么叫兴趣呢?兴趣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比如说这个同学喜欢踢足球,打羽毛球,又喜欢划船等等,所有的体育活动都喜欢,我们可以总结一个特点,这个人动作发展比较协调,比较喜欢竞技性或者体育性的活动,这是他的兴趣。
主持人:是放在科学的系统里面得出综合的结果。
迟英梅:对。兴趣和性格,在国外有心理学大师或者职业规划师,经过多年总结出来的。
主持人:有句话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的时候学生觉得很了解自己,但是家长、老师的意见也很重要,这个怎么平衡?
迟英梅: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我的地盘我作主”。其实很多家长很开明,会很尊重高三学生的选择,但是他们也怕孩子小,对一切没有经验,会给一些建议。我的建议是孩子要自己去发现,高考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们曾经去过高中做过访谈,跟他们聊天的时候,问学生你将来想做什么?有的学生说我将来做什么做什么。再深入来问的话,他就完全不了解,不知道他的理想是什么。比如说有一个同学想做牙医是因为自己的牙不好。有的学生想研究中草药,是因为看了一个电视剧,觉得研究中草药非常好。
孩子们的理想只是一个理想,没有跟自己结合起来,离自己还是比较远的。更大一部分的学生,尤其是高一高二,你问他们的时候,他们经常会说“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前阵问一个高三的学生,他说我想去南方,因为南方气候好。很多人对自己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也没有这样的意识去了解,我在这里建议高三的学生,你们要自己主动地去了解。家长、老师、同学,包括职业规划师给你的意见都是参考,因为将来是你自己去学这个专业的。
很多家长报考专业的时候,考虑到就业率,会考虑热门专业。但是有一个现实的情况,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发现这个专业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我们有对一个大学生的调查,有75%的学生认为目前这个专业不是他所喜欢的。85%的学生认为,如果再给他一个机会,他不会选择现在这个专业。大学里面的专业是你自己学的,要自己去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专业,不能光听别人说这个专业怎么好,那个专业怎么好。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前些年生物特别热,我咨询一个学生,他生物成绩非常好,考试分数也非常高,他觉得这是热门就去上。上了大学之后,他觉得这个专业要做实验、分子什么的,特别特别厌恶,几乎达到学不下去要退学的地步。所以,要看这个专业跟你自己是不是适合是特别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要学生自己确定的。
主持人:选择专业方面,学生应该更多听听自己想要什么。
迟英梅:这个话好象比较抽象一点。现实的情况是,高三的学生一定要了解你的性格是怎样的,最简单,你是内向还是外向,内向的人比较适合选择不太跟人打交道的专业。外向的人就不要选择天天在实验室的专业。还有很多方面,比如说你的性格,你的能力和你的兴趣。你想报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就要提前了解,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都有哪些课程?以前的师兄师姐们毕业了都去干什么了。这个分数,甚至包括这个专业将来在这个学校有没有硕士点、博士点,有没有重点实验室,出去的学生有多少是考研、出国的。这是很重要的信息。
现在很多家长在高考结束后着急,我填报志愿到底填什么,现在离填报志愿只有20来天,这是非常短的时间,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几乎决定了孩子的一生。所以建议现在高一高二,还有现在的高三学生也要抓紧做这些事情,最终确定自己的方向。
主持人:我感觉对自己的兴趣方面似乎还可以了解一些,但是能力方面,正确估价自己是比较难的东西。
迟英梅:能力方面,像我们在腾讯QQ上有CareerSky高中生志愿填报测评系统,这给学生能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在这套系统中可以了解学生的能力,曾经有一个老师,研究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基本能力,比如说逻辑推理能力、数字能力等等方面,同时也找了比较不好的理工科学生做比较,发现这两者的差异是很大的。
这些学生是从高中生就开始跟踪研究的,也就是说,能力方面都反映在高中生的学科上了。比如说这个孩子数学、物理、化学比较突出,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强,所以他(她)的分数就比较高。我们强调能力方面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是一个工作十年之后的,他来做这些能力的题,他肯定做不过高中生。比如说他以前是学理工科的,但是十年之后从事文字或者文科方面的工作比较多,理科方面的能力就会退化。所以能力是后天培养的过程。
爱迪生曾经有一句话说成功是99%的勤奋加上1%的天分,但很多人不知道她后面的一句话:1%的天分比那99%的努力更重要。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讲职业规划。我们职业规划就是想让孩子或者每一个人找到自己最擅长的点,然后把它发展起来。我们说勤能补拙,如果发展好,你也可以从事你不擅长的那点,但是你要比平常的人付出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