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复旦、上海交大第三年在沪实行自主招生,名额都从去年的300名扩大到500名。市教育部门昨天公布两校自主招生预录取名单,出乎意料的是,两校预录取人数分别为460人和411人,相比自主招生计划,缺额较大。
自主招生,意味着复旦和交大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在高考(Q吧)前自主选拔预录取一批优秀学生,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仅作为参考;而优秀学生如果被预录取,就等于进了名校的“保险箱”。沪上名校伸出橄榄枝,为何部分学生最终放弃?
视野更宽
优秀生的选择多种多样
记者了解到,放弃复旦和交大预录取资格的考生中,一部分是对预录取的专业不满意。如在获得复旦自主招生面试资格的1300多名考生中,有30%—40%选择了经济类专业,大大超出了此类专业招生计划。部分学生因为没能被理想的专业预录取,所以选择了放弃,打算通过高考读一个好专业。
有部分学生在获得沪上名校预录取资格的同时,也获得了北大、清华的二三十分加分资格。如果选择了前者,学生就无缘北大、清华。权衡之下,有的考生放弃了复旦、交大的“保险箱”,决定通过高考“搏”北大、清华。一位学生坦言:“做这样的选择确实有风险。但是经历了沪上名校的自主招生,好比练兵一回,对自己的实力更有信心了。”
还有部分学生在参加复旦、交大自主招生同时,被国外名校录取,最终选择了后者。据了解,国外高校大多从去年10月开始招生,去年底截止报名,今年3月下旬开始寄录取通知书。复旦附中今年已有十几位学生被耶鲁、斯坦福等国外名校录取。
复旦附中学生小孙入围复旦预录取名单的同时,又收到麻省理工学院、威斯理学院、威廉姆斯大学3所美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麻省理工还给了全额奖学金。小孙最终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这是一所世界名校,对我的吸引力很大。学校派了一名校友对我进行面试。与其说是面试,不如说是一次愉快的交谈。两小时的谈话,让我对这所学校有了更多理解,我特别喜欢这所大学的国际化氛围,和一名教授仅仅指导几名学生的‘精致型’本科教育模式。”
观念须变
招生模式活了,择校意识也应尊重
一些教育界人士指出,复旦、交大自主招生缺额较多,其实是正常现象。在国外,一个学生拿到五六份高校录取通知书的现象不稀奇,即便是一流大学也无法避免发了录取通知书学生不来报到的现象。缺额,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复旦、交大自主招生选拔模式的成功。两校自主招生的尺子已与国际接轨,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同样被国外名校看中。
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认为,随着国内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招生模式日益多样化,原先“完全计划”的模式被打破,而呈现出考生和高校双方自主选择权增强的趋势。高校可以通过自主招生测试、给予高考加分等方法选拔心仪的学生,学生也可以在不同高校中做出选择。许多优秀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非常强烈,也十分理性。
有这样一个趋势:沪上部分优秀高中生在选择大学时,视野已拓展到全球。近年来,本市一些重点中学不断扩大与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如上外附中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国学校有着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复旦附中每年都会选送一批学生赴国外学习和交流,短则数月,长达一年。这些中学希望学生拥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中国基础教育在国际上的美誉度也在提升。《纽约时报》星期天杂志评价:“中国的教育者们正努力将西方教育所强调的批判性思维、全面发展和领导能力等,融入他们的教育传统。中国学校努力为塑造公民素质,为学生的道德、文化和科学潜质提供发展空间。”因此,越来越多的海外名校向中国高中生抛来绣球。
应对出招
生源竞争国际化,国内高校当练内功
一流大学渴望一流生源。从复旦、交大自主招生预录取的较大缺额,可以嗅到高校招生竞争更趋激烈的气氛。压力之下,国内名校应如何应对?
有教育专家指出,沪上两所名校自主招生的缺额,可以通过高考来填补,对两校的生源质量不会有大的影响;选择报考外省市名校和国外名校的,毕竟是少部分学生。但是,高校不能对此不以为然,也应反思目前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所重点大学校长指出,目前国内研究型大学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比较突出。有调查显示,一流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只有40%左右,这还只是排在课表上的,有的课挂了教授的名字,但实际是讲师或研究生(Q吧) 在代替教授上课。这样的现象应该改变。高校与其害怕优秀生源被抢走,不如多练内功,使自身办学实力不断提升。
不少教育界人士指出,在短时间内,国内名校难以追上世界一流大学,而办学国际化可以使追赶的步伐加快。这一点在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中形成共识。复旦大学去年前往海外知名大学开展国际交流和访问学习的学生有1200余人次,其中长期交流生500余人,比2006年增加了55%;上海交大每年选派数百名本科生赴国外名校学习,接受正规课程教育。今后三年内,复旦和交大还将提高海外交流学生的比例,计划超过在校生的25%,以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monin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