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评 本报评论员 蔡方华
近日,复旦大学浙江地区的自主招生面试在杭州举行。据参加面试的多名考生反映,复旦大学的考试就像在考百科全书,教授的提问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比如怎么看待范跑跑、CPI上涨是相对什么而言、对山寨春晚有什么看法、如何解决医患纠纷等。杭州的一名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问题竟是“蛋炒饭怎么做”,提问的考官穷追猛打,直到考生直言相告“不会做”才算作罢。
著名高校的招生面试问到“蛋炒饭怎么做”,对于所有习惯了应试教育与标准答案的人们来说,实在有些新奇。这样的问题难倒了现在的高中学生,也算不上怪事。“蛋炒饭”问题既不庄重,也没有什么知识含量,但它颠覆了几十年来招生考试特有的严谨、刻板面目,把考生从千篇一律的课本直接拉回到现实中来,给高校招生领域带来了一丝新鲜的气息。从这种回归常识、但又不乏戏谑的提问中,人们甚至可以窥见一点革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希望。
对于复旦这样的名牌高校来说,“蛋炒饭”问题有着什么意味呢?人们知道,凡是能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面试的学生,都通过了高校水平测试即笔试,他们的课本知识基本上都是过关了的,但这些学生究竟具备怎样的思维能力,是不是只会死啃书本,对社会现实有着怎样的观照,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情怀如何,却是笔试无法衡量、而必须在面试中予以考察的。“蛋炒饭”问题能够进入复旦考官的视野,一方面说明高校在录取学生时已经开始摆脱模版教育与标准答案的束缚,另一方面又说明,高校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从知识过关转向了素质过关。
而对于所有正在参加或准备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而言,“蛋炒饭”问题的提出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年来,针对一些著名高校实行面试制度,社会上开始出现所谓的面试强化培训机构。一些中学也相应地为学生增设了面试课程,并以应试教育的模式为学生准备标准答案。但类似“蛋炒饭”问题的随机出现,让人们看到了高校自主招生的非标准化一面,也看到了临阵磨枪的备考模式的失效。从复旦、北大、清华等高校近年来的面试题目来看,这样的面试几乎是无法准备的,考生要想得到较好的成绩,完全要看平时的积累、长期的现实观察以及学生所养成的思维能力。这就对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许可以说,高校自主招生所表现的这种特点,正在引导中学生从书呆子回归到会做蛋炒饭的人,引导中学教育从死记硬背回归到人的全面培养。
从这个意义而言,“蛋炒饭”问题的出现其实是一个征兆,它既是高等教育对现行应试教育体系所表达的某种微妙不满,又是对素质教育的倾情召唤。虽然高等教育对高考制度仍然存在着体制性的依赖,虽然“蛋炒饭”还无法替代各地的统一命题和统一考试,但是,随着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不断扩展,高校已经有可能摆脱应试教育为人才成长设下的种种禁锢,高校已经能够以新的标准选择更适合未来发展的学生。而所有这些可能性,正在从内部瓦解现行的教育体系,也让整个社会看到了破解应试教育的希望。
不可否认,高校自主招生还是一项有待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最突出的问题是,它必须在程序和标准的设置方面,呼应社会对教育公平的期待。但对于我们这个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社会而言,没有什么比“蛋炒饭”的出现更值得欣喜的了,没有什么比改革高考制度更值得鼓励的了。只有给高校自主招生更大的空间,给教育改革措施更广泛的施展天地,才能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