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周末同济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结束,2009年全国高校的“自主招生”也基本画上了句号。从北京的北大、清华,到本市的复旦、上海交大、同济,不论是理科见长、还是文科出彩的高校,似乎都热衷于“人文”方面的考题。有关专家表示,高校并非偏爱人文考题,而是倾向于考察高中生欠缺的、但却是成才必需的知识,这是对高中应试教育的一种引导。
人文知识、时政热点唱主角
在今年所有名校的自主招生中,考察人文素养的试题无疑唱了主角。即便是同济大学这所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同样对人文试题“偏爱有加”,该校副校长陈以一认为,这实际上是“偏爱”综合素养。“自主招录的学生仍要参加高考,而且必须过一本线才能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因此自主招生考试实则是对高考的补充,那么在考试内容上就不会重复应试试题,相反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人文情怀、领袖气质、专业奉献精神等。”
对于高校偏爱“人文”的招录趋向,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唐安国教授予以“纠正”———“自主招生其实不光是问了理科生文科题,也问了文科生理科题”。不过这并不是“刁难”学生,唐教授举例说,比如问文科生“地球离月球多远”、“卫星脱离地球需要多少速度”等综合理科知识,从思维方式上为文科生发展加把力;同样,问理科生“如何减轻地震危害的发生”一个优秀的理科生在着手解决工程问题时,如果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社会责任,再好的方案恐怕也会有瑕疵。
知识结构可以“偏重”但不能“偏废”
无论是“人文试题”也好,“科学试题”也罢,高校的自主招生考题有不少脱离了高中的课堂教学,这在某种程度上对高中教育提出挑战。在唐教授看来,高中文理分科使学生学习有专攻,有所偏重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因此而“偏废”。
这一问题也引起了高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何晓文表示,高中的主体课程并不会因为自主招生考试而改变,但是必须承认包括人文素养在内的综合素养,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要素,这就需要高中额外添加补充性教育。
其实,诸如“你对‘范跑跑事件’怎么看”、“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在哪里”等有关时政消息的问题,并不是高中开出一两门课就能解决的。而形式灵活的讲座恰能时时跟进社会热点,填补学生知识结构上的盲点。
何晓文校长也指出,正如人文素养非一张语文试卷所能体现,人文素养也不会因为几堂讲座就能练就,学校在有意识地为学生综合素养“补营养”的同时,更多的还是要看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
选才后还应注重个性化跟踪培养
唐安国教授表示,自主招生不排除给予那些在某方面极具天赋、但严重偏科的学生进入名校求学的可能,这就更需要“跟踪培养”,“一方面挖掘学生的潜能,另一方面对于他的缺陷进行常识性知识的补足。”如果和普通招收进校的同学接受一样的教育,显然有悖于“自主招生”的意义,也是一种资源浪费。他认为,对人才的跟踪培养甚至可以延续到毕业三、五年后,而“跟踪”的结果不光能够回答如今对于“自主招生选拔人才是否合理”的争论,最主要的是能够对现有教育起到引领和修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