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京招生计划人数缩水2%-3%自主招生部分“调整”进行中———
又是一年高招时,近年来关于部属高校招生地域歧视问题,今年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通过大量的调查采访发现,曾经让人痛
●惊人数据
北京学生上北大概率是河南的60倍
在日前举行的“教育改变中国———第二届信孚公益论坛”上,就高考(Q吧)招生地域歧视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徐友渔教授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
在2004年,北京大学在北京地区招收380人,清华大学在北京地区招收360人;而同年,北大在河南招收72人、贵州招收32人,清华也差不多。“河南省人口是北京的8倍,贵州省人口是北京的3.36倍。”徐友渔教授说,“也就是说北京考生考上北大的概率是河南的60倍,贵州的34倍。”
北京之外的部属高校也存在严重的地域歧视问题,招收本地学生要远远高于其他地方。比如地处上海的复旦大学在上海的招生计划占了总招生计划的40%,湖北武汉大学招收本地生占总招生计划的50%,浙江大学招收浙江省的考生占总招生计划的70%等。
“这个事实太惊人了!”徐友渔教授认为这种不公正实在不能容忍!正是这样“畸形”的招生体系,造成了很多学生把自己户口转移到了其他省份,还有一批家长甚至牺牲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千方百计要转到北京、上海等地工作,纯粹是为了解决子女念书的问题。
教育专家们说,“如果这种现象不解决,高考移民这个现象是不会解决的。”
●原因分析
地方财政支持造成高招地域差异
现象多发生在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
既然是教育部直属院校,本应服务于全国人民,为什么会产生“招生地域歧视”呢?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葛剑雄教授谈了自己的观点。
“比如我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原来复旦大学招的学生没有那么多上海人,‘文化大革命’前,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最多是福建人,因为那时候福建高考分数全国第一,但是为什么近年来,从10%扩大到40%呢?”葛剑雄教授说,“就是因为实行共建,这样主管部门给复旦大学拿6个亿,上海也拿出6个亿,这样就要提高本地招收的比例,否则钱为什么给你。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也受这样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