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责编:admin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学历|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 证券 司法 导游 教师 计算机| 等考 软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价师 监理师 咨询师 安全师 结构师 估价师 造价员 会计| 会计证 会计职称 注会 经济师 税务师 医学| 卫生资格 医师 药师 [更多]
质疑“公信力”
易受人为因素干扰
大学出题大学评,只凭一次考试或者面试真的就能选拔出合适的人才吗?对于高校自主招生,中学校长们最不服气的就是“公信力”。调查显示,对高校组织专家对学生进行测试到最后确定预录取名单的这一过程,中学的校长和老师认为“受人为因素干扰比较大,有可能产生不公正。”还有高中校长反映,为了争取高校自主招生的名额,部分中学会想方设法与大学套近乎、拉关系。
交大附中徐向东把名目繁多的高校自主招生问题归结到了一个点上:“大学校长不相信中学校长!”对于中学的推荐,目前,本市只有上海大学一所高校做到“免考”,其他高校仍沿用各自的选拔方式。
为大学支招 望其反思自主招生不足
中学校长们普遍觉得,大学只顾自己不听学生的意见,自主招生的道路肯定走不远。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举例说:“今年,某所大学‘看中’了一批我们学校的毕业生,但有40%的学生放弃了和这所名校签约预录取。我了解后发现,其中有2/3的学生是因为大学‘许诺’的专业与其本身的志向不符。”
大学可能会对这个结果很“诧异”,可是中学校长们更愿意看到,大学能从中反思自身自主招生的不足。复旦大学一位副校长用了“眼花缭乱”来形容现有的自主招生。作为大学的招生负责人,他也承认:“由于缺乏经验,在材料遴选时,很难判断学生的信息是否准确、有价值,并且选拔的能力离世界一流大学还的水平还存有差距。”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中学校长在“批评”大学自主招生的同时,也给他们支起了招。比如保留大学测试的功能,但要增加后评估环节,由有公信力的社会机构来作出最终评价。教育部门负责人也提出,不妨把高考提前至5月份,让大学的自主招生在高考后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