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台北特约撰稿人 王豪
工作难找忙着跳槽 挣钱不多刷卡大方
从1981年到1990年出生的这一代人,在大陆被称为“80后”,在台湾被称为“草莓族”。之所以被称为“草莓族”,是指这群年轻人没经历过什么风浪,外表光鲜、抗压性差。
经济学士去拉保险
“草莓”们一肚子气
大陆的“80后”就业难,台湾的“草莓”们也是在频频跳槽寻找出路。
确切地讲,台湾“草莓族”的雏形,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他们二十几岁就业时,台湾经济已经起飞。当时的“草莓”们爱说“台湾钱,淹脚目”,似乎满地的钱只等着人去捡。这时的“草莓”第一代,工作观和价值观已和老一辈不同。他们频繁的跳槽,最流行的口号是:“我还年轻,心还不定。”
60年代的“草莓”因为经济的繁荣而跳槽,80年代的“草莓”们却是被逼上梁山。当年的“国立大学”经济系的学生,只要教授的一封推荐信,就可以到雨后春笋般成立的金融机构工作;可现在“国立大学”经济系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上街拉保险就要偷笑了!据台湾“劳委会”最新统计,台湾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是2.6万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比10年前还少了4千块。
经济的衰退和大学的泛滥,让学历越来越不值钱。“如果接受高等教育,换来的是这种出路,谁不会有深沉的挫折感?”说起就业,“草莓”们就气不打一处来。“草莓”雇员有气,雇主们的日子更不好过。对于大多数公司领导来说,高流动率让他们非常无奈:“常常只要话说得重一点,就可能让他们辞职不干。”
花钱宠自己
外形最重要
在北京某媒体上班的小辛,虽然工作辛苦,但每月挣来的5千块钱基本上剩不下多少。一到周末,小辛就拉上男友去大采购,将自己打扮得光鲜靓丽。“我就不知道你们存钱怎么这么难呢!”小辛在南昌的妈妈总是在电话里唠叨。
岛内的“草莓”们也同样将“花钱宠自己”奉为“真理”。岛内一份国际观问卷调查显示,45%的年轻人不知道美国首都,39%不知巴西在哪一洲,只有33%的年轻人知道曼德拉是南非领袖……但若去问“草莓”们国际名牌Prada或LV的厂商是哪一国,高达八九成的人都能回答出来,甚至还会告诉你如何分辨这些名牌包包的真伪。“草莓”们研究手机、数码相机所花的时间,可能比上课时间还多、还认真,一个月换一个手机也不算过分。
在台湾的大学男生宿舍里洗手,一定要做好排队的准备。原因是每一个男生都得在镜子前面,像大小姐似的一边调整镜子的角度,一边摆弄自己发型。
钱挣得不多,消费却是血拼不止,这些钱从哪里来呢?信用卡。这两年岛内卡奴成灾的原因,也就有了解释。大陆对信用卡的管制还算严格,但台湾媒体说:“大家等着看吧,大陆迟早会像台湾一样,出现一大堆卡奴。”比起他们的上一辈,“草莓”们把钱看得更重,朋友欠个10元、50元非还不可,为了钱撕破脸的“绝交界限”可是划得清楚。
同居是件平常事
爱为琐事闹分手
“草莓”们的恋爱观又如何呢?台湾《新新闻》杂志最新一期的调查显示,“性”早就不再是禁忌话题。高达73%的台湾大学生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90%以上的大学生在20岁以前就有了性经验;63%的学生认为性对爱有所帮助。对于热门的姐弟恋话题,90%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尝试。而对于感情的忠贞程度,有90%的大学生表示,即使有男女朋友,还是会“心猿意马”;但是“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如果被对方抛弃,40%的学生认为对方“罪该万死、不可饶恕”。
对于分手的方式,“草莓”们可比上一辈火爆,有72.4%的人表示“一定要当面说清楚”,而不是“消失不见”或者“让时间解决一切”的态度。
家庭过度保护的结果也反映在“草莓”们的爱情里。每个人都是家里的王子、公主,所以常常动不动就因为琐事吵架、闹分手。这种只注重自己感受的爱情观让很多人感到忧心。在北京工作的台湾人小黄就表示:“这里的离婚率已开始有些提高了,我相信,问题会愈来愈严重。”
“草莓”兵最怕操练
长官们叹气摇头
陈水扁们一天到晚喊“大陆会打我们”,因此“草莓”们无奈还得去服兵役。
据台军将领透露,台军陆军部队中出现过这样“戏剧性”的一幕:一名士兵在部队餐厅用餐时望着一颗番石榴哭了起来。长官问:“你怎么啦?”士兵啜泣着回答:“我在家时都是妈妈将番石榴切好,把籽挖掉,现在面对一个完好的番石榴,我不知道怎么吃。”
“草莓兵”不喜欢训练,俯卧撑基数由80个降到30个;“草莓兵”不喜欢跑步,新兵3000米及格分数就改为19分钟,但解放军新兵的19分钟,却得跑5000米;担心新兵受伤,过去号称“家常便饭”的500米障碍已经被台军取消;“草莓兵”怕热,台军就规定“当气温超过33℃时禁止室外训练”。对于军中频发的自杀事件,任台“总政治作战局长”的胡镇埔直摇头:“怕操怕累却不怕死。”台湾民众对台军新兵训练现状也颇为不满,有人把新兵训练中心比喻为“夏令营”。
反腐反扁成主力
为了薪水愿吃苦
除了虚荣心,一部分“草莓”也不乏责任心和上进心。
台湾的乐生疗养院近日被台当局勒令拆除,因为要在这里建一个地铁站的机厂。但在台湾的新闻里,隔三差五就能看到上百年轻人去“行政院”抗议。原因是乐生疗养院一直是一个收留治疗麻风病人的地方,里面住这一群无家可归的病患。为了保护这些弱势群体,“草莓”们不惜在街上几步一叩地请愿,最后逼得台当局让步。而在2006年的“倒扁”风潮中,“草莓”们也一度成为上街游行的主力。他们下跪、绝食直至昏倒,喊陈水扁下台。
台湾连锁全家便利商店公关葛素珍说,“草莓族”的优点是对流行敏感,常有新创意。最有名的例子,便是台湾文化大学政治系四年级的刘翰颖和新闻系四年级的余家华。他们共同创立“奥汀活动工程整合营销传播有限公司”。这两个“草莓”边上学边做生意,创下一年赚120万新台币的纪录。
虽然社会上不乏养尊处优的“草莓”,却也有更多人充满危机意识。所以,还是有一部分“草莓”不管工作多苦,薪水多低都愿意接受,唯恐失去工作。台湾年轻人薪水至上的观念十分强烈,近七成年轻人愿意在管理制度超乎严厉,但分红配股相当丰厚的公司上班。
相关推荐:教育部:欢迎台湾高校来大陆招生 促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