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半的浙江省首次新课改高考,昨天上午平稳落幕,全省共有34.86万名考生报名参加了考试。
今年浙江省所有考场首次统一启用移动通信干扰系统,并对去年考风考纪出现较大问题县区实行异地监考。至今年考试结束,全省未发现群体性舞弊行为。据初步统计,本次考试全省共查获违纪舞弊考生32名,其中犯规17名、舞弊15名,较上年高考分别减少37名、46名,犯规舞弊率由去年的万分之二点八下降到今年的万分之零点九。
昨天,省教育考试院邀请了2009年浙江省高考命题组和各地知名的学科专家,对新课改高考的各科试卷进行了点评。
语文:力图体现较高文化品位
“变”中求“稳”,有效衔接 所谓“变”,一是试卷结构上的变化。全卷不再按传统模式组成Ⅰ、Ⅱ卷,新分为语言文字应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作文四个板块,合理而清晰。
二是能力考核要求上的变化。在语文试题设计中增加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核。
三是试卷中部分板块的考点、考查方式、赋分的调整、变化。即首次将主观题引入实用类文本阅读考试中,表达了浙江卷逐步向开放性迈进的态度;强化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古诗文背诵默写能力的考查,增加分值。
四是综合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之长,以新材料作文作为题型,立意既与材料相关,又可抒写独特的感受,体现了规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对接新课改,突出能力
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选择了外国小说,呼应了新课改在内容上的变化,旨在引导考生重视选修课程,开拓阅读视野,关注与理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异质文化。
把注重基础考查而以能力立意为先作为命题不懈的追求方向。试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在细枝末节或个别名词术语上纠缠,突出检测学生对文章关键的把握与基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消除语文学习“轻阅读,重训练”的不足;着重考查在历史背景下的感受和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引导考生用现代观念从作品中汲取民族智慧。古文阅读材料选择了苏轼的《宝绘堂记》,该文篇幅短小,文辞简约、浅近而意蕴丰富,告诫人们对喜爱的事物,可以“寄情”,不能“沉溺”,才能使自己“全其乐而远其病”。把握领悟这个观点,对考生来说,不无教育意义。古诗鉴赏所选语料为元代王旭的《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引导考生关注题文关系,品味作者将自然物人格化的丰富含意。
贴近时代,追求人文性
帮助考生认识到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本卷选材内容广泛,贴近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其内容涉及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南京大屠杀、三农问题、机关作风建设、大学生创业、乒乓球世界锦标赛、高考招生制度等社会热点问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是英国大卫·洛契弗特的短篇小说《魔盒》,文风朴素自然,意味隽永,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能让考生了解并感受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故事尽管简单,但从中折射出对美好人伦感情的呼唤和温馨亲情的永恒守护,令人感动。
作文命题策划力求题型新颖,题干形象鲜明,具有文学色彩,力图表现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浙江命题风格。作文题以《绿叶对根的情意》中的一段歌词为材料,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歌词中“叶”与“根”及“我”与“你”的关系,然后提炼观点,展开联想。
命题指向体现了人文性、现实性、创新性的特点,保持与往年命题一定的连贯性。此题引导考生从自己的生活积累与阅读体验中选取熟悉的“根”或“你”的指代体,把握其与“我”的关联,从而表达“我”的“情意”;提倡考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感悟人文精神,活跃思维,展现个性,抒写真情实感。对考生有很广的选材与思考的空间,“根”与“你”的指代体可大可小,内容富有弹性,同时贴近生活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自选模块的设置是新课改高考方案中一项重大改革。考题所选材料为国内知名散文家鲍尔吉·原野的《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这篇散文诗文结合,语言空灵飘逸,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试题分别从散文内容、语言赏析和诗歌意蕴探求等角度设计,考查学生对现代诗歌散文的鉴赏与探究能力,力求体现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的教学要求,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数学:培养学生探究应用意识
考查全面突出双基 主要知识依旧重要
本次考试涉及内容有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计数原理、概率与统计、导数及其应、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引入等知识,试题覆盖了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其中新课程新增内容约占13%,教师普遍关注的应用题在填空题中有所体现,多年来支撑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的常考常新的主干知识,如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导数及其应用,仍然是考查的重点,风景依旧。
试题坚持全面考查与突出双基相结合,试题既似曾相识,又推陈出新,努力渗透命题转换、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新增内容初见端倪 淡化内容有效控制
高中新课程考试新增了幂函数、零点及零点存在定理、函数模型应用、三视图、算法初步、两圆位置关系、茎叶图、几何概型、条件概率、合情推理等知识点,同时删除、削弱、降低了部分教学内容,命题时予以了关注。
文(7)理(6)的程序框图题、文(12)理(12)的三视图题、文(15)理(14)的应用题、文(16)理(15)的合情推理题以及文科(8)、(14)题是对新增内容的体现,其考查要求,已初见端倪;三垂线定理、圆锥曲线第二定义、两条直线夹角公角、反函数、复杂的复合函数、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等削弱或非考内容,进行了有效控制,或降低要求,或淡出试卷。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整卷试题淡中见隽
培养学生探究应用意识是新课程教学的追求,也是命题者努力的一个方向。文(15)理(14)的应用题以分段函数、峰谷电价为背景,立意新颖,取材公平,难度适当,引用的电价表是当前我省正在使用电价收费标准,生活气息浓厚。文(9)理(7)探究三角形边与半径为1的圆的公共点个数所用知识不多,但方法十分灵活。理22题探究题立意高、构思巧、回味浓。
全卷的文字表达、字母使用、图象列表力求简洁明快,题目通俗易懂、不偏不怪、简约明确,贴近学生实际,不使学生在读题与理解上花费太多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思考与解答。
客观题知识点考查明确,不堆砌组合,起点低,坡度缓;解答题一题二问,分散难点,体现起点低、入口宽、方法多、梯度明、有台阶的特点,各类试题设问清楚、思维深刻,以通性通法为主导,解答简单,思路灵活,质朴平实,题在书外,根在书中,淡中见隽,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文理并重正视差异 自选试题重视区分
新课程实施后,文理差异十分明显,命题时正视文理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效用的差异。全卷文理相同题8题,姐妹题4题,完全不同题10题。理科注重考查推理论证与理性思维,文科侧重于简单的推理方法和数值运算,在抽象思维、代数运算、空间想象、问题解决等到方面,与理科相比都作适当降低。
自选模块考试是新课改高考的亮点,命题时综合多种因素,既考虑了区分度,又考虑了学科特点、文理同题,数学史与不等式选讲模块试题落在柯西不等式与均值不等式上,矩阵与变换和极坐标参数方程试题落在极坐标系下圆与直线问题,两道试题难度持平。
英语: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创新发展 正确导向
整卷语言材料选自英语国家经典著作、主流媒体和中学生经常阅读的书刊等,题材广泛,涵盖人文、社会、教育、文化、科技、环保等方面;文体多样,涉及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夹叙夹议等多类型的文章,语言规范、地道。整卷考点统筹兼顾,分布广泛,突出重点,注意试题难、中、易梯度合理分布。
新课改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卷努力体现这一精神。如今年任务型阅读的任务是围绕当前社会经济热点做一次对成功企业家的访谈,话题涉及企业家理想、成功经验、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注重实践。考查目标由侧重寻读简单信息提高到理解、归纳和概括,由简单能力要求上升到综合能力要求,适当提高了难度。
联系实际 寓意丰富
新课改的重要目标是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试题在选材上体现了这一要求。文章从小处着眼,夹叙夹议,情节生动,思想性强,很有教育意义。
再如,阅读理解的A篇所表达的人间大爱,B篇所散发的生活气息,C篇的实验探究,D篇的人文关怀,E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文章要求考生用心阅读,读出味道,体会原味,激发探究兴趣和学习热忱。
另外,单项填空语言真实、地道,语境完整、可信,采用了一些以口语交际形式出现的语境化句子,时代特征明显,既有很强的典型性,又灵活多样,为考生所熟悉,体现了以人为本、时时处处为考生着想的理念。
突出应用 注重能力
英语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词汇层面,高考英语的词汇要求由2008年的2000个左右提高到今年的2500个左右,语篇中的生词按考试说明要求严格控制在3%以内。
在语篇层面,要求理解通篇文章的综合性考题有所增加,如注重考查文章本身的主旨要义,重视语篇中所蕴含的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在理解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的基础上,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深意等,考查探究能力,培育探究精神。(通讯员:薛平 记者:金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