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考,确在加剧
教育部的数据表明,在本应于2009年毕业的这批高中生中,有37万人在高一、高二期间便中途辍学。其时,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难还没有到来。
而全国的情况是,2009年834万应届毕业高中生,报名参加高考的只有750万,即有84万人退出高考。
“学习成绩不行,上好学校没希望,不好的学校学费又太厉害,不如干脆不考。”张红为放弃找了很多理由。
“咱们学校普遍成绩不突出,能考上一本、二本(重点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的全校不会超过10人,上二本以下的学校意义不大。”张红在开县铁桥镇中学的一位高三同学计算说:如果上一所三本(独立学院),光学费一年就要上万,毕业还不一定能找得到好工作,与其那样,不如早点打工挣钱。
还有更多学生比张红们放弃得更早。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测算,2006年全国入学的普通高中生有871万人,到2009年毕业时只有834万人,这意味着,从高一到高三期间,中途辍学的有37万人。
“2009年是一个转折,无论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人数还是往届生报名人数都首次出现下降,加上弃考和辍学加剧,终于导致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首次减少。”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说。
分 析:多因素导致高考降温
高考真的在降温吗?是什么因素在起主要作用?不同领域的专家的分析显得泾渭分明。
对于84万人放弃高考,有评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一是为出国弃考;二是为提高升学率“被自动”放弃高考;三是因为大学学费高“理性”弃考;四是由于高考压力过大弃考;五是自觉高考无望弃考打工。
并且,评论认为,对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弃考来说,这反映出国内高校竞争力下降;对“被自动”放弃高考来说,反映出升学教育模式下的功利教育思维;对因学费高而放弃高考,这违背了教育公平;对因考试压力过大而放弃高考,反映出考生的选择狭窄,弃考是无奈之举。
“对于高考报名人数,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必然逐步下降。”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郑梓桢分析,经过我国近30年的控制人口政策,目前已经初见成效。“今年可能正处于一个转折点,我们预计的顶峰时刻。”他透露,按照预测,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即16岁的人口顶峰大概在2006年—2007年左右,这样去年至今年就刚好是19岁人口的顶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