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考点有三个基本条件
家长们关心,成为“考点”的权利是如何争到的?除了交通问题之外,如果学校能成为考点,使更多学生有机会留在本校考试,作为“东道主”肯定对发挥有利。
对此问题,广州市招考办主任吴强昨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道出了原委。他说,哪个学校能成为考点,并不是随便定的,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是省级以上的优秀学校;第二,用作考试的教室必须通风透气良好,校园环境清幽,学校管理严谨;第三,周边对考场的影响最少。
至于调整考点设置,吴强颇为为难。他说,目前广州的58个考点,都是依据这些条件择优挑出的,都是全市最优秀的学校,考场环境也是最好的。这种情况下,想再调整得更好,是个大难题;调整的空间也不大。
“由于历史原因,广州的优秀学校集中在市中心,目前能用作考场的都用上了。”吴强说,广州6万多考生,对考场的需求是庞大的,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
家长送考增加交通压力
记者调查显示,家长的“不满”,多是认为考点周边交通问题大。对此,吴强的观点有些不同。他认为,每年高考期间城市交通压力骤增与考场设置关系不大。
吴强举了个例子:如7中考场设了30个考室,每个考室安排30人,都只是900人,但一所学校正常上课的学生远远不止这个数。为什么平时这么多学生上下学不见塞车,偏偏高考时就塞得这么严重呢?“高考期间的交通压力不仅在于考生,送考家长也是造成交通出行压力的因素之一。”
吴强说,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愿望也是好的,但一个城市不能单单只为考生而让路。“我们建议考生赴考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送考家长也不要多在考场外停留,交通情况会比现在更理想。”
但在目前这种交通状况下,考生该怎样避免迟到?吴强认为,考生还是要在自身准备上下功夫,避开人流高峰。“每年的高考,教育部门都呼吁考生提早出门赴考,切勿在上班高峰期和别人去挤,其实这也是有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