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今年高考成绩大面积滑坡,以及由此暴露的教育问题,山西省榆社县委常委会通过电视公开向全县人民道歉,同时宣布对榆社中学领导班子实行全员停职待岗。
据了解,榆社县今年一共有1406名高考考生,本科上线人数为107人。与去年相比,考生人数多出近300人,但上线人数却减少了58人,为近年来最差的一次,在晋中地区所辖11个县里排倒数第一。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晋中地区今年高考上线总人数比去年多了600多人。
6月25日高考成绩揭晓以后,这一问题成为该县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很多家长因此担忧、气愤和埋怨。7月1日,榆社县委召开了长达6个多小时的常委会。会议决定:当晚以常委会名义在县电视台发出公告,向全县人民道歉;同时,对榆社中学领导班子实行全员停职待岗,对县教育科技局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诫勉谈话,并在全省范围内以年薪10万元公开招聘校长,每年拿出100万元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教育改革领导小组”承诺:用6年时间,让榆社教育大翻身。
7月8日,该县又召开了有1000多人参加的全县教育工作整顿与布局调整动员大会,决定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对教育系统的整顿。县委书记曹煜在讲话中指出:“榆社中学高考出现滑坡,实际是我县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总爆发,是多年来教育理念落后、教育体制不顺、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摆位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的必然结果。”
曹煜说,县委和县政府将以此次高考大滑坡为契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重塑全县干部群众对教育的信心。
榆社县为省级贫困县,全县目前有71所“单师校”(全校只有一个老师)和129个复式班,全县6000多名初中毕业生只有一半能进入高中。2004年,该县参加中考的前100名学生中有69人流失到了外地。生源差被视为此次高考滑坡的直接原因。但曹煜认为,学校办得不好,关键在于学校的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有问题。
在可敬的勇气背后
山西榆社县仅仅因为今年高考升学率下降,领导就以县委常委会集体的名义公开向全县人民道歉,是极不寻常的举动。毕竟,与其他政绩工程不同,把升学率作为政绩指标,从来就不是上级机关的要求,而完全是当地民众的要求。我们都知道,在许多地方,基层官员对于仅仅是老百姓热心、上级领导却不怎么热心的政绩项目,是不太在乎的。从这个角度说,榆社县委领导班子的道歉之举,表现出了非常令人敬佩的勇气。
但在这可敬的勇气背后,是中国教育现状的大荒诞。
为什么无论怎么改革,我们都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大格局?为什么被官员和学者们批判了20多年,迄今高考却仍然是操控中小学教育最灵验的“指挥棒”?为什么几乎所有与升学率不相干的基础教育新政,一到了基层就全都流于形式,甚至连“雨过地皮湿”的效果都达不到?为什么即使是那些对“一切围着高考转”深恶痛绝的中小学教师,一上了讲台,也都把关于“素质教育”的种种新观念、新说辞当成了耳旁风?
因为民众有需求。这种需求强大到如此程度,以至于连某些一贯“眼睛向上”的基层党政官员,都不敢拿它不当回事。山西榆社发生的事情是极端的一例。前些天,为了维护本地民众移民到海南参加高考的子女的利益,安徽芜湖市主要领导亲自出面“公关”,向安徽、海南两省教育部门施加压力,是另外一例(见本报6月5日一版)。
不要抱怨民众的这种需求。让民众通过接受教育,提高社会地位,本来也是教育所应承担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
说一千,道一万,只要教育资源尚未实现充分供给,应试教育顽症就难以根除。要想让榆社的领导和民众从应试怪圈中一起获得解放,惟有更加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各级政府一齐努力,尽快把教育这条“短腿”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