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000人,考试要持续一个月
太原师范学院宣传部部长侯学文大年初三就开始上班了。“今天(1月31日)是考试第一天,目前统计今天大概考了5000人,明天安排考试的人数是7800人。”侯学文介绍说,这样的情况要持续一个月时间。全省类似太原师范学院的考点还有两个。
近几年艺考生人数持续攀升,据省招考中心提供的数字,2009年全省艺术类专业考试报名人数达49004人,其中美术25883人,音乐(不含舞蹈)6531人,舞蹈2567人,另外还有播音主持4763人,艺术其他9260人。“考的人太多了”,按照师兄师姐们的经验,在通过全省统考后,至少还要拿到3所高校的合格证才能保证被录取,这样算下来,竞争人数成倍于实际报考人数。形势严峻,小晶开始广泛撒网,多考几个学校,多报几个专业,“只要时间能错开,能碰到哪个就考哪个;只要能用到钢琴,器乐、音乐教育、音乐学,什么专业都可以”。
李媛是去年挤过艺考“独木桥”考入大学的,“在高三下学期时,我们班突然就少了6个人,原来他们是临时找专业老师抱佛脚,考播音主持、声乐等专业去了。不过,没过多久,一个也没通过专业考试,老老实实回来上课了”。她很同情、理解他们。在高二文理分科时,李媛和爸爸妈妈商量来商量去,咨询了无数的亲戚朋友,也没有分析出文科、理科哪个考大学容易些,却找到了一条新路——考艺术专业。从此,她背起了画板。半年以后,觉得在美术之路上难有发展的李媛在专业老师的建议下改学美术史,转考史论方向,最终如愿以偿考入一个三本院校。
专家建议先判断自己是否喜欢
报考艺术除了需要经济支撑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天赋和天资,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没有艺术细胞”。薛首中表示:“尽管有的学生临阵磨枪,最后也能上了某个院校,但从我所接触到的实际情况看,有些学生入学后确实基础非常薄弱,甚至专业基本条件也不太具备。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非常痛苦,毕业后也可能很难就业,即使就了业,这个职业对他来说也是很苦恼的事。更重要的是,他在艺术这条路上也走不远。”尽管对“艺考热”抱以理解,但薛教授还是对学生和家长们强烈的升学目的性表达了不同意见。
“在选择艺考这条路的时候,有一部分孩子可能还无法客观估量自己,比如我的嗓子适合唱歌吗,将来我会画得很好吗,等等。”薛首中说,这些条件可能家长和学生都没办法准确判断,但首先要明确自己喜不喜欢,“要注重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因为喜欢很重要,兴趣是第一任老师。如果特别不喜欢,就要懂得放弃的价值,不要强求”。
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薛首中表示,“艺考热”现象并不全是坏事,“重视艺术教育,有更多的人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这对于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全民族艺术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有益的。只是现在艺术教育的目的偏了”。
自己喜欢,成功的几率才会更大些
“一定要上大学。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工作也找不到。”
“上了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啊。”
“不上大学更找不到工作。”
“……”
在高考制度恢复后的很多年,“上大学”都是许多人改变命运、寻找饭碗的惟一路径。三十年后的今天,国家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家长希望孩子通过上大学而改变一生命运的观念始终没变。
“你得首先考上大学,能不能找到工作到时候再说。”这是李媛在爸爸妈妈那里得到的最多信息,“上大学似乎成了我们进入社会的一张‘通行证’。有了它,你才有资格排队争‘饭碗’。”
“‘饭碗’意味着什么,就是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生存问题有了保障。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薛首中希望,父母亲最好尊重一下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文理科考不上,艺术类不喜欢,就不要勉强。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上职业院校,学喜欢的专业,掌握一技之长,也是蛮好的一件事。人的一生中是否能成才,路子还很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功成才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本报记者李林霞 沈佳
!--page_type=0 page_info=2_2_18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