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当事人被刑拘
记者随后从有关方面获悉,参与考试作弊的凌某系金川公司第一中学的高三理科班学生。金昌高考舞弊案发之后,凌某对参与作弊一事供认不讳,警方对其办理了取保候审的相关法律手续。
6月15日,金昌市招生委员会向甘肃省招办上报此事称:“经公安机关查证,凌某在今年的普通高考中,伙同家人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第二章第六条和第九条的规定,经市招委会研究决定,取消该生2009年高考各科考试成绩。”
记者了解到,该案发生后,凌振军、蔡淑萍、王乐、凌振华等4名犯罪嫌疑人涉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目前被金昌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金昌市教育局长苏天福告诉记者:“参加高考的学子都是经过12年的寒窗苦读,学生家长也期盼有一个好的考试成绩。为了给考生创造一个公平、安静的考试环境,考前教育部门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多次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但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科技产品造福人类,一方面让犯罪分子有了利用高科技犯罪的可趁之机。此次,参与作弊的犯罪嫌疑人利用的发射频率,恰好避开了考场屏蔽的波段,在‘夹缝’中发射。”苏天福认为:“此风不可长,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采取这样的手段,不但没有帮孩子,反而害了孩子。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正确对待,维护高考秩序,净化社会环境。”
作弊案背后仍有更大谜团
据记者了解,在去年的高考前,永昌县曾发现一起利用电子设备准备作案的行为,就在临考前不法分子准备架设天线时,被警方查获,使当年的高考没有受到影响。
此次金昌高考作弊案发后,也给外界留下了更大的疑团:犯罪嫌疑人利用的电子工具从何而来?犯罪嫌疑人是如何得到高考的试题,又将试题解答后传给考生?据知情人透露,就在高考前半月左右,犯罪嫌疑人在上网时,发现有人在网上留言称有今年高考试题答案。于是,犯罪嫌疑人根据网上留下的联系方法进行了联系之后,以2000元人民币购买了无线电发射装置,并谈妥以每科5000元的价格购买考题。付款后,对方在网上用QQ将答案传来,再由犯罪嫌疑人利用无线电设备向考生传送答案。为了证明自己的答案不是假的,对方同意买方在考生考完第一科目后再付款,以此验证答案的正确性。这也给外界更多质疑的声音:在我国规格最高、最具权威的高考中,购买答案的或许不止考生凌某一人,和凌某一样,同为购买答案而侥幸逃脱检查的“客户”在全国范围内到底还有多少?组织参与解答,并将答案在网上兜售而谋取暴利的幕后黑手到底在哪里?这一切依然是待解之谜。
目前,此案由金川分局进一步侦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