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档后确认档案投入某校,应及时到校"有效沟通",凡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主动与学校取得有效沟通和办理相关手续者,学校不予录取。”昨天上午,湖南媒体发布的一条关于本科三批的招生新闻,令许多考生不知所措。
记者了解到,这里所说的“有效沟通”,是指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所报考的高校预交上万元的学费。此规定顿时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
考生
不预交学费不录取“这是哪门子规定”
家住长沙市德馨园小区的张新是一名刚刚参加完高考(Q吧)的考生。因为家庭比较贫困,高考一结束,他就来到附近一家工地打零工,每天能拿到近80元的工钱。
“我家是低保户,家里经济紧张,所以我想利用暑假打点零工,多赚点钱来弥补上大学的学费。”见到记者时,张新正挑起一担红砖走向施工场地,稚嫩的脸上挂满了汗水。
打工的同时,张新每天都密切关注着高招的最新动态。7月27日,湖南省本科三批第一志愿投档线揭晓,他的分数可以上自己填报的一所学校。刚刚松一口气,28日,湖南媒体发布的“要与学校"有效沟通"”的高招新闻又令他顿时紧张起来。
张新立刻打电话到他所填报志愿的学校,询问何为“有效沟通”?工作人员答复,必须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赶到学校预交部分学费,否则,不能保证投档考生能被录取,考生很可能被学校退档。
“这算哪门子规定咯,既然我填报了你学校的志愿,只要我上线了,你就应该录取啊!为什么非要先预交学费才能录取呢?我现在学费还没有凑齐,难道我就不能上大学了吗?”张新备感郁闷。
张新认为,如果按照学校要求提前交学费,将迫使学生别无选择,这一做法违反了教育部制定的相关规定和政策。
高校
为保证招生计划不落空学校预收学费当保证金
“很多考生并不知晓在发放通知书之前必须预交学费的"规定",昨天看了报纸后,我才知道要预交学费后才能被录取。”今天上午,家住湘西的小刘从老家赶到长沙某高校,预交了1万元的学费。
“这种做法在一些本科三批院校非常普遍,而且已经延用多年,这种预交学费的做法可以保证被录取的学生都来上学。”湖南某高校招生老师对此做法已是见怪不怪。
据记者了解,因为本科三批院校大部分是一些高校中的独立学院,有的是与其他投资者合作办学的学校,还有部分是民办高校,前几年,这批学校在高考录取中出现过一些问题,一些学校已经录取的学生开学时并没有来学校报到,导致许多招生计划落空,招生指标浪费。为了杜绝这些现象,这些学校想出了“预交学费再录取”的点子。
“实际上预交的学费也有保证金的含意,如果开学时学生不来报到,预交的学费一般会被学校以违约为由没收。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学校招生计划"圆满完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校招生老师告诉记者。
面对学生的质疑,湖南某高校招生老师认为考生的理解并不准确。他说,学校并没有违反教育部制定的相关规定和政策,而是因为“苦衷颇多”。他表示,交纳学费的方式,国内高校有规定一次性交纳全部学费的,也有规定分学年度交纳的,该校属于后者。至于交费方式,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设定。这位招生老师还说,目前大部分高校规定,大学新生在入学报到时,即在被录取当年的9月份交纳第一年学费,“我们之所以对时间作了调整,是要给众多考生一个信号,考生需要先交费才能读书了,国家不再负担这部分学生的学费和部分生活费。”
质疑
保自己利益不顾考生利益此类招生“潜规则”该废除
“录取前要求学生预交学费,总有点强迫的味道。高校这种只为保护自己利益而不顾考生利益的做法应该废除。”长沙市某中学老师对记者说。
就在截稿前,记者又接到一位学生的反映:他在网上查询已经被某院校录取,正当全家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校方打来电话说“先交一万元学费,才能发录取通知书”。他说,一万元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电话意味着他将无学可上了。
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教育管理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就交纳学费的时间而言,在入学时交纳第一年学费比较符合习惯,也比较合理。预交学费不符合交费“习惯”,这种做法不妥当。
本报长沙7月29日电
调查札记
学生上大学,除了成绩上线后,还必须预交上万元的学费,金钱在此似乎又发挥了其巨大的魔力。贫穷的孩子难道真的就要被挡在大学校门外?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这种做法其实有关部门早已察觉,并作出了相关规定。早在去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曾发出过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并明确规定高校“不得向学生预收学费”。
[责任编辑:monin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