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学校差距拉大?
眼下,城乡之间,办学条件和水平相差很大。
据教育部门统计:我省共有653所高中,不少学校目前还没有专职的信息课、音乐课、美术课、技术老师。
陈明是一所乡镇高中校长。看了高中课改的征求意件稿,他很着急:“搞课改,我现在没人又没钱!”
他告诉记者,学校现在专职音乐、美术、信息专职教师一个都没有。没有钢琴、学校没有像样的电脑实验室。
乡镇高中无论在师资力量,还是在教学设备上,和城市学校都有不小的差距。课改后,这种差距是否会越来越大,也成为不少校长关心的话题。
应对办法:省政府要求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共同采取措施,为学校实施新课程,配齐配足师资和教学设施。特别要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通用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师资和设备的配置。
据北京某单位调查结果显示,94.44%的高一新生对课改不太适应。高一学生对课改不适应,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自制力差,不会自主学习;在选修课和必修课之间不知如何科学选择;疲于应付学分,压力较大;迷茫,把握不好学什么知识。
一线声音:正在忙于中考最后冲刺的本届初三毕业生,多对高中课改没什么概念。一位考生满不在乎地对记者说:“反正我没上过高中,怎么上都是新的。听说可以按兴趣选课,应该蛮好玩吧!”然而,家长进入角色则更快一些:“素质教育早就要动真格的了,培养些做题机器有么用呢?”“听说,课改强调自主学习,我的孩子自觉性不行,这对他未必是好事!”“我的孩子平时爱看书,没什么爱好,新高考会不会吃亏。要是晚一年搞,可能对他更好些!”
老师们表示:“课改,老师有一个适应过程,学生也有一个适应过程。”
课改与高考啥关系
4月24日,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接受人民网访谈时表示,已进行新课改高考的省份,把学业水平测试作为高考总分的一部分,作为录取的参考,“今后的高考制度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
这样的省份今年已经达到11个。戴家干介绍,新课程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改革措施。
戴家干的话意味着,新课改高考,将成为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而加入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将彻底改变“一考定终身”。
“一次考试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终身。”他表示,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不仅仅要看一次高考考试的成绩,也要看平时的学习情况,就是学业水平测试,以及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就是综合评价。
“目前,有的省份把学业水平测试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或者把综合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这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戴家干表示。
一线声音:昨日,记者采访了我市多所高中校长,他们一致呼吁我省应尽早出台与课改相配套的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以及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高中的深难度教学起到指导作用,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早做选择。
一位校长说:“没有明确的高考方案,我们的心里都是悬着的。素质教育搞得再好,若与高考不对路,那都是白搞了。这样失败的教训,外地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