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普通高中自2008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在起始年级实行高中新课改。在新课改运行的近一年时间内,围绕新课改,有关学分制、综合素质评定的政策都已一一揭开“盖头”,而与高考录取紧密相关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则还未公布。上周五,经过多次去外省调研和组织专家、教师讨论,这一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的新方案终于撩开“神秘的面纱”。
和之前外省公布的部分方案较为“激进”的特性相比,考虑到河南的实际情况,我省新方案的主基调体现出“稳妥”的特点,既全面反映学校的教学水平质量和考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又为高考录取提供重要的参考功能,实现与高招录取“软挂钩”。
我省高中新课程学业水平考试都呈现哪些特点?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有关负责人。
●为何要实行学业水平考试?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豫教基〔2008〕138号)等文件精神,在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广泛征求各地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我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新课程评价制度改革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有利于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课程计划,解决学校过早分科、学生偏科的现象;有利于促进普通高中的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有利于推进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
●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反映普通高中学生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其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是反映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是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各级教育行政及教研部门进行教学管理决策、教学指导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充分发挥在学业评价、质量监测、教学反馈和指导等方面的作用。普通高中学生所有科目成绩达到及格以上是学生取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科目有哪些?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涵盖普通高中课程的八个学习领域的全部科目,包括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等11个科目。考查科目为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
●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是什么?
各学科考试内容为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即各学科必修学分规定的必修模块。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逐步将部分选修模块列入考试范围。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以课程设置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与健康考试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测试项目中确定3项对学生进行测试。
为确保各学科命题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省教育厅将制定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人员资格标准,加强对命题人员的培训,建立命题专家库及考试题库,逐步使考试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学业水平考试如何组织实施?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各省辖市和重点扩权县(市)负责组织实施考务工作。各考查科目由学校组织实施,考查结果报教育行政部门。
为减轻学生考试负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高二上学期期末。每次考试开齐全部科目。所有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应在高三上学期结束前完成。
●哪些学生应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从2008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实施。凡具有普通高中学籍的在校生都应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此前的普通高中生继续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政策。
学生在高二年级上学期末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及格者,可在高三年级上学期末参加相应学科补考,补考成绩分为及格、不及格两个等级。
另外,学业水平考试向社会开放,社会青年也可在当地报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管理办法参照在校生。由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转入我省的学生,其在省外参加的同类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予以认可,没有同类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应参加我省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结果如何呈现?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个等级。考查科目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会考有何区别?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重在考核学生文化课学习是否达到毕业要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反映普通高中学生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共同之处:都是省级组织的水平考试。
区别在于:一、会考仅仅是毕业水平考试,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学业水平考试不仅是毕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将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二、会考科目是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10个必修科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涵盖普通高中课程的八个学习领域的全部科目,包括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具体见前)。
三、会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学业水平考试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会考每年1月和6月两次考试,每次考试开齐全部考试科目,考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科目,允许跨年级参加会考;学业水平考试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
●如何保证学业水平考试的可信度?
一、科学、合理设置考场。对考生的考场编排实行在区域内(城市市区、县城内)电脑随机派位,确定考生的具体考点和考场。考点要求各地设在城市市区和县城。
二、加强监考、巡考工作。监考人员实行每考场只参加一名本校教师,另一名监考教师从区域内(城市市区、县城内)随机选定;加大巡视、检查力度,对各地考场设置、监考人员选派、县(市、区)和学校考试组织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实行省巡视员巡视到每个省辖市,并随机选取2~3个县(市、区)进行检查;省辖市巡视员巡视到每一个县、每个考点,县(市、区)巡视员实行分包考场的办法。
三、实行考务工作责任制。各省辖市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实行分包制。
四、加强对监考、考务等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对考生的诚信教育。提高考务人员和考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建立、健全与学业水平考试相配套的诚信、公示、监督、举报等规章制度,确保考试的可信度。
相关链接
外省学业水平考试如何与高招录取“挂钩”
从已出台的高中新课改各省份高考方案来看,可以形象地分为“硬挂钩”与“软挂钩”两种。
海南和江苏是“硬挂钩”的代表。其中海南将基础会考的总成绩按10%的比例折算(满分为30分)计入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录取的总分。江苏则规定,不同类别的高校在高考录取时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设置了报考门槛,该省2008年高考方案规定学业水平测试6科全部为A的考生在高考录取时增加10分投档,由于该方案争议较大,2009年已进行一定的调整。
其他省份则多数采用的是“软挂钩”。如有的省规定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才能被本科院校录取。或在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高校可以优先录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A等级多的考生。有的省份还给予高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允许高校在录取时对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科目提出等级要求。经过批准的高等职业院校,甚至可以根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直接录取新生。(首席记者:王曦辉 实习生:陈旭 杨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