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责编:lanyi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学历|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 证券 司法 导游 教师 计算机| 等考 软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价师 监理师 咨询师 安全师 结构师 估价师 造价员 会计| 会计证 会计职称 注会 经济师 税务师 医学| 卫生资格 医师 药师 [更多]
我总怀疑,出题方热衷于搞时事题目,实际上出于所谓阅卷标准化的考虑,考生的作文方向越在掌握之中,阅卷则越省事。清朝以前的“高考作文”都考八股文,其弊端并非人所不知,但之所以能够一直维持下来,标准化是个重要原因,考生思路都限定了,好坏就有了固定的标准,不但看起来省事,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考官徇私舞弊的自由度。但再多的优点也比不上八股文致命缺点带来的危害--它钳制了读书人的思想。
作为指挥棒的高考作文过于热衷时事,反馈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诱导学生们重观点、态度而轻叙述、想象,最终使学生在学校里错过关于作文最美丽的一些东西,学生们个个变得言语乏味、面目可憎,他们可能会变成愤怒青年、卫道士、诡辩高手甚至思想家,可却与文学之美失之交臂。
所谓大音希声,真正能考察学生水平的,必定是那些能够使学生发散思维、倾诉真实情感的题目,它可能很普通,但却具备足够的开放性,使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自己舒服、擅长的方向切入,以展露真实的作文水平。从这个角度讲,我希望高考作文能离现实,尤其是时事越远越好,有政治课把关呢,学生的“载道”能力,不必一定要通过写作文再考察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