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模拟考许多题目没做完
作为一名离开学校已经15年的“高龄”学生,高考之路注定是不平凡的。黄志阳做计算机工作,平时较多地运用英语知识以及物理知识,对于他来说,这两门功课不算太难。
但重回学校后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就给黄志阳一个下马威。在他自认为比较懂的英语、物理两科,他都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英语题只做了一半,物理科目也只做完了选择题和填空题,至于后面的问答题,他根本没时间去看。
“最惨的是生物和化学,我一点都不记得了。”黄志阳说,对于这两科,他完全是一种重头再来的感觉。“他简直一窍不通,连简单的化学公式都不懂。”提起对黄志阳的最初印象,34岁的化学老师唐新华说,就连“二氧化碳和碳酸钙怎样发生反应”这种问题,黄志阳先后要问他三次。
尽管如此,唐新华还是很看好黄志阳,认为他“智商高”、“勤奋”、“目标明确”。每当帮黄志阳解答化学问题,唐新华总是亲切地尊称“黄大哥”。几个月以后,唐新华发现这个爱提问的学生不问了,原来他已经摸清学习的窍门了。
黄志阳从最基础的学起,别的同学基本上不需要初中化学课本了,他借过来认真学习。不懂就问,班上学习好的男同学,基本上都是他的老师。就这样,他把化学和生物这两块硬骨头啃了下来。
黄志阳的同学莫月莲说:“在补习班一年的学习里,他在课堂上专心听讲,教室里、老师的办公室常常可以看到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的身影,他是我们全班同学的榜样!是‘大叔’,让我读懂了奋斗的含义!”
“小同学”与“大叔”的代沟
“我刚入学时,同学们躲得远远的,不跟我说话。”黄志阳笑着说。那时,身高1.75米的他体重95公斤,看起来非常胖。跟同学们混熟了以后,他才知道其他同学见他这么胖,年纪这么大,有点怕他。
混了一两个月以后,大家开始愿意跟他说话了,但同学们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认为他“吹牛”。黄志阳向记者解释说,同学们免不了问他社会上的事情,他说自己以前用电脑订的机票比火车票便宜,说广州的黑人很多,这跟同学们日常知道的差异太大,他们一下子很难以接受,所以有点看法。
但也奇怪,同学们很喜欢听他说一些东西。尽管被质疑,黄志阳还是耐心地跟大家讲一些社会经历,不夸大、不说假话,“尽管他们当时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但他们以后总会理解的”。
补习生活也给他带来了意外收获。在单位上班时,他基本上每天加班,没有时间锻炼;在校园里,他终于有了时间。班主任刘治林说:“天晴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在球场上跑步、锻炼的身影,他也喜欢和同学们踢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