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
报志愿不理想,高分也复读
张雍坤眼下正着手进行的一项工作,是对学校的师资配备及教材使用进行配套改革。2011年将要进行的“新课改”高考,让这位河南民办教育界颇负盛名的人物提早一年忙碌了起来。
他经营的郑州国华高考补习学校,每年招收的复读生规模,达到5000人。而今年的情况是,截至昨日上午,在该校报名复读的考生人数已经有1600人之多,其中包括一个考了630分的理科考生,“他只报考了清华或北大这俩学校中的一所,但感觉自己不能被录取”。
一旦真的不能被录取,这名考生将进入该补习学校的“北大清华班”,从头再来,继续朝着既定目标冲刺。
“今年郑州市区的文科状元,就出在我们学校,考了628分。”这位补习学校的校长说,今年他们学校能考取清华、北大的复读生,将达到5至6人,“这些考生去年的成绩就很优秀,他们选择复读,只是为了有更好的大学可上。”
马俊伟同样表示,对于“复读状元”,大家应该清楚,这些孩子在应届高考时就已经考取了非常拔尖儿的分数,但往往因为报志愿不理想,没有被更好的学校录取,而自己又不愿“低就”,面临无学可上了,复读才成了唯一的选择。
庞博的例子就是佐证。去年高考,他考了621分,比理科“一本”线高出58分,但报考中国科技大学未被录取。
不过,在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看来,应届生通过复读考了个状元,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声音
“复读状元”是急功近利的表现?
蔡言厚教授近日因撰写了一本《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而备受各界关注。日前,他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一档节目时,对“复读状元”的现象做出专门评述,将此现象归结为“急功近利”的表现。
“状元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一种急功近利思想支配的产物。”蔡言厚谈及该问题时的语气毫不委婉,“一个高考状元是在中学阶段考了个第一,未来的路还很长,把他说得那么神乎其神,有的企业也给他奖励,地方也给他奖励,他只要考一个状元以后,不做任何事情,就得到那么多钱,一下子名也有了,利也有了。这不是急功近利,是什么?”
不过,蔡言厚同样肯定了“复读”这一现象积极的一面,“也有的人,我认为是正确的,他为了考某一个学校的某一个专业,填志愿只填这个学校,只填这个专业,非这个不可,其他的什么学校都不去。比如说,远大空调的总经理张劲。他就是这样的人,考哈工大的制冷专业考了四年,终于如愿。”
“有正确的复读,也有为了急功近利的复读,急于出名、急于获利。”蔡言厚解释,一般而言,复读的动机很重要。如果是为了拜名师、考名专业,是无可非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考名校就不应该了。前者是事业心或兴趣使然,后者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