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最近两年来,复读生考取省内头名的比例持续走高。去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的复读生尤卓越是全省文科的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录取;今年,理科第一名的庞博和文科第一名的张军,也都是复读生,两人均报考了清华大学。
“奇怪的现象”不单单出现在我省,全国范围来看,各省历年的高考状元中,复读生数量也占了相当比例,并且这些“复读状元”每年均是媒体关注的热点。
有数据显示,大多数人对这些“复读状元”的涌现表示理解和宽容。某门户网站2008年高考后的一个调查结果是,近七成受访者认为,复读考生考取状元,说明人家确实具备实力,没什么可非议的。
心声
准高三生担心考不过复读生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的副校长马俊伟对此表示认同。虽然他承认,复读生的“回炉再造”,肯定会对应届考生的升学造成冲击,但这位在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特别强调,我国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教育部门不大可能出台政策法规,禁止复读现象存在。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的高三学生中,复读生比例远大于应届生。这所2001年落户河南的中学,近年来屡屡有多名复读考生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从而在全省高中之间颇具声望。而该校校址所在的新郑市,今年本科上线率达49%,高考成绩连续18年保持郑州市第一。
复读大军的持续涌现,让高二学生陈晓宇的父亲分外感慨“不好考”。43岁的陈明贤坐在自家客厅,扭头望向里屋的儿子。他的儿子陈晓宇正在收拾两年来的高中教材,开始为高三复习做准备。
“这么多高考状元都是复读生,应届生看了,肯定压力不小。”陈明贤搜集的那些材料,本意是给孩子当榜样学习,没想到孩子一句话把他问愣住了。“都是复读生,咋考过他们?”里屋的陈晓宇问爸爸。
陈晓宇的学习成绩在学校排名中上等,陈明贤显然不希望儿子通过复读才考上大学。但他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高分复读现象热度不减,今年则干脆全省文理科第一名均被复读生“霸占”。
“一旦考不上,该咋办?”同样的疑虑和担心,正在准高三生之间开始蔓延。郑州12中的高二学生李莹说,自己和同学都在担心,一旦明年考不上大学,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复读?一高中老师毫不讳言,他告诫自己的学生:后年开始的新课改高考,会让明年失利的考生选择复读难上加难。
全省高中目前正在推行的“新课改”,已经让李莹对复读所抱的希望大打折扣。
说法
报志愿不理想,高分也复读
张雍坤眼下正着手进行的一项工作,是对学校的师资配备及教材使用进行配套改革。2011年将要进行的“新课改”高考,让这位河南民办教育界颇负盛名的人物提早一年忙碌了起来。
他经营的郑州国华高考补习学校,每年招收的复读生规模,达到5000人。而今年的情况是,截至昨日上午,在该校报名复读的考生人数已经有1600人之多,其中包括一个考了630分的理科考生,“他只报考了清华或北大这俩学校中的一所,但感觉自己不能被录取”。
一旦真的不能被录取,这名考生将进入该补习学校的“北大清华班”,从头再来,继续朝着既定目标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