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Q吧)昨天结束。此次6门科目,考生反映难易不一。不过,总体来说,各科试卷都在引导学生注重科学素养,对新课改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今年试卷对新教材新增知识点的考查比较突出,这在好几门科目中都有反映。
据中学化学老师介绍,比如化学平衡,以前只考相关的分析,今年则考平衡常数的计算,是新增的知识;又如反应热的计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等,都是新课改后增加的内容。再如物理试卷,逻辑电路是新内容,这次考了“与”门和“非”门电路的结合这一综合判断题;相对论也是新增的近代物理学知识,这次也考到了时空的相对性的题目。
据介绍,新课改的内容不仅体现在新增知识点的考查上,新课改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在试卷中有明显的体现。
据一位历史老师介绍,新课改要求学生要有“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此次考试,这一特点渗透在几乎所有题目中。如主观题中有关经济史的一道题,要求考生通过对英国自由经济体制、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和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逐步由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史实分析,辨证而科学地认识两种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或自由经济以及计划经济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发挥优点,克服缺陷,有较高的思维难度。
图文并茂的题目多,不仅在通常图文信息就较多的生物试卷上反映突出,在历史、化学学科上也有表现。不少老师都说,图表多,这也是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南京某中学生物老师介绍,整个生物高考试卷的阅读量非常大,基本每道题目都有图表,读图、将图表里的信息进行转换,这都需要很多时间,所以考生普遍反映时间不够用。其次,从题目的要求看,解答题目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
按照新教材的要求,学生们尽管平时对图表、图形练得比较多,但这么大量的图表图形还是第一次遇到,不少同学有些不适应,有些手忙脚乱。
历史高考试卷形式也是丰富多彩,显得可读性强。但实际上从内容看,所考内容基本上都是主干知识,比如5道大题中的4道分别考查了中日关系、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方针、北魏孝文帝改革、拿破仑与华盛顿,这都是课程标准中的重点和主干知识。“今年化学试卷上的第18题,是一道关于用铁粉、水汽、二氧化碳和金属NI通过反应合成甲烷,达到化废为宝效果的题目。此题较新,考查了新的知识点的组合,有文字信息,也有流程图。”一位化学老师说,题目形式新颖,信息量大,考生除了要看懂,还要会应用信息,这对他们的要求比较高。 (谈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