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黄河大合唱》反映了什么史实
点评人:金陵中学历史高级教师 张铭
[考生反应]
知识点跨度有点大
对于昨天第一场历史考试,考生普遍评价“难度适中,但有些题目比较新,知识点跨度大”。南京29中的魏同学告诉记者:“一道选择题给我们《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考查反映了什么史实。还有一道题是给出一个制作网页的背景,选出能正确反映毛泽东思想的选项。这些题目其实不难,但是感觉挺新的。主观题则普遍比较简单,考了五四宪法的时间、特点,中国建国初期采取的三项政治制度等,都是平时复习的重点。”刚刚走出考场的小周则称“考题难度跨度太大,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对复习的要求还是比较高。比如最后一道主观题,要求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意义及其对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第一问比较简单,但是第二问把世界史和中国近代史结合了起来,以前没怎么关注过这点,感觉有点无从下手”。不过由于是纯文科的考试,大部分的考生还是感到“记忆的成分比较多,踏踏实实地把知识点背下来是最管用的”。
[试卷分析]
难度不大,但考核有层次
和去年的历史水平测试卷命题相比,有继承也有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题目难度适中,试卷的结构、题型和难度都有一定的稳定性,体现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价值和历史课程的学科特点。
1、命题紧扣课标和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要求,考核核心主干知识。知识点覆盖面大,分数的比例合理,难易梯度把握较好,有一定的稳定性。问题的创设多样,但都简单明了,基本无阅读障碍,主要考核的是学生的基本知识。
2、采用图表创设新情景,考核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灵活变通能力。本试卷最大特点是引用大量图表来创设新情景,引用的历史文献、文物、人物的图片以及漫画和图表近20个。用图表来创设情景,试卷因而显得生动。考核学生的灵活变通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考核的层次。
3、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重视对文化史的考核。如兰亭书法节题、马克思主义传播题、毛泽东思想题、袁隆平题、自然科学理论题、浪漫主义文学题等的考核,图文并茂。特别是对儒家传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核更是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考核,传递出文史不分家,处处留心皆学问的信息。
4、非选择题的设问有层次,答案的创设简明扼要。非选择题把材料题和问答题揉合起来,通过材料、图表的呈现,设问层层递进,体现考核的层次。尽管水平测试和选拔考试不同,但对学生的评价也有等级的区分,所以题目设计时既考虑到让学生达标,也兼顾层次区别。
[冲A难点]
这些题一不小心就丢分
历史水平测试卷虽然普遍反映难度不大,但要冲刺A层次,还是有一定的障碍的。选择题中的第11题二战后世界格局基本框架题、16题经济高速增长原因题、20题苏联经济政策题、27题卢梭题、29题电气时代题,判断题中的第32题辛弃疾题,都有可能出错。 主观题部分虽然分步解答,但有些设问要答完整和全面亦非易事,特别是第38题,以考意义和影响为主,可能是考生最头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