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招生计划及奖学金不减
港校到内地招生是这几年的一大热点。记者在现场看到,港校的咨询摊位前人气颇旺。尽管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港校在江苏省的招生计划和奖学金政策并没有受到影响。香港城市大学招生负责人卓燕介绍,学校今年在江苏招生17人,比去年还增加一人,创意媒体学院还是首次在江苏招生。奖学金政策也和去年基本一致,考生的成绩高出本一线65分以上或全省排名前100名以内,学费全免;高出本一线39分或以上,学费半免。
“在内地上学,拿香港文凭。”一种新的合作办法模式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青睐,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摊位前就聚集了众多咨询者。这家由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首家大学,主要招收综合素质高、大学毕业后希望去港澳或海外大学继续深造的学生。该校陈焕贤副校长介绍,学校内地校址设在珠海,学生入学后接受的是全英文授课的“全人教育”,毕业后可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并有机会到港澳或澳洲、英国等海外多所高校就读硕士课程。“而且,我们的学费一年5万元,比在香港读书要优惠一半。”
家长忙昏头,考生很悠闲
跟往年差不多,不管是中招还是高招咨询会,咨询的“主角”多是家长。他们看到学校就问,见到资料就拿,不少人手中都捧着或提着大包小包的资料。而考生们大多数甩着两个膀子跟在后面,显得很悠闲,父母在学校摊位前发问时,他们往往在一边看着,很少问问题。
一位姓邵的先生说,女儿正在家上网,让她一起来咨询会看看她不愿意,想想刚刚忙完高考的她也够累的,就算了。在南京大学摊位前,正拉着工作人员仔细咨询的盛先生告诉记者,小孩说咨询会上人挤人的,就让他做全权代表了。来自苏州木渎中学的小潘是一家三口全上阵,因为弄错时间,他们前天就从苏州赶到南京,又不愿再来回跑,结果在宾馆住了两天。小潘预估自己的分数在400分以上,她属意的学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她父母比较开明,说考什么学校、专业由女儿自己拿主意,他们不干预。
专家提醒家长,选学校和专业时,家长最好只提供参考意见,不要将自己的愿望、喜好或判断强加到孩子身上。毕竟,学业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如果强迫听从自己的意见,子女录取后可能会有抵触情绪,以致影响学习,反而违背了父母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