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消息昨天正式公布,记者多方采访后获知,其实早在两三年前,本市不少高校就建议设置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为高校自主选拔考试提供统一的参考依据。如今新政策公布,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否会改变“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高考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绝对地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对今后高中生的学习和高校招生造成怎样的改变?
是否能够取代高考:要看如何考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否能取代高考?“关键还是要看学业考试究竟怎么考。”不少高校的负责人认为,也许高职高专类学生可以通过学业考试成绩直接录取学生,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目前很难确定可以用学业考试取代高考。
某名牌大学的校长称,学业考试可以作为大学招生的依据,是一个进步。但如果学业考试只是像过去会考一样,对高校选拔人才就没有参考意义。在他看来,学业考试可以通过改革考核方式来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如果这个考试足够严格,并且能够考查出学业水平,那么这个考试和各高校个性化的自主选拔相结合,就完全可能取代高考。
这位长期从事招生工作的负责人称,在考核方法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学业考试只能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增加学生被理想学校录取的机会,否则很可能变成另外一场定终身的考试。
缓解高中偏科:要看能否建立新评价体系
学业水平考试,是对一个高中生三年学业进行的一次终结性评价。记者了解到,这一考试制度出台的背景之一,是为了缓解目前高中教育中较为严重的文理分科现象。
市教委此前在答复市人大代表的一份书面意见时表示,即将实施的学业水平考试将全面检测学生各学科学习情况,有利于保证学生各学科学习目标的落实,控制学生的学业负担。为此,学业考试暂设的包括语数外等在内的10个科目,分高中三年进行考试:高一考2门,高二、高三各考4门。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高中偏科现象”。
熊丙奇教授认为,从目前的考试科目设置来看,与上海过去实施的高中会考制度区别不大。“理想的学业水平考试,应该建立一种新的评价体系,通过试卷展现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等。学业水平考试应该是一场反映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测试。”
改变“一考定终身”:应有两次测试机会
“2009学年至2011学年期间,10门考试科目按高中各年级分批开设,同一科目在一年中只组织一次考试。”有专家分析,如果学业考试的成绩可以作为高校录取依据,而学生在高中三年只能参加一次学业水平测试,那么,很可能学生在高一两门没考好,就会与自己心目中的好学校失之交臂。一招办负责人称,如果学生只有一次机会,而且考试仍然遵循老的方法,那么学业水平测试只不过是另一种方式的高考。
对此,复旦大学招办主任郑方贤教授提出,高中三年如果学生能够参加两次考试,并且挑选其中一次好成绩作为申请学校的成绩,那就不失学业考试的意义。任何改革对学生来说,都应当增加他的机会,才能体现出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