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Q吧)语文试卷在阅读材料的选择、命题的构思和题型的设计等方面,以能力立意为考查目标,注重对考生解题所需要能力的培养和积累,从能力的角度区分考生的不同水平,促进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质。
一、命题作文激活思辨
作文题“他们”,构成整张试卷一个亮点。
中小学生都有过类似“你”、“我”、“他”之类的确定一个特定个体作为写作对象的经验,本题在个体后缀以“们”字,要求从写个体转而写群体,写“他们”,这既使命题有效地与以往的各种习作区分出来,使考生能在面对一个全新命题时,在相对平等的起跑线上展开竞争。同时,也是以全新的视角,激活考生的情感与思考,引导考生走出个体和小我,学会关注他人,学会多元视野关注社会。
从形式看,此次题目也属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往往有具体的要求,处理不当,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考生的想象力,限制考生的思考兴趣,甚至抑制他们的写作欲望。所以,命题作文要让学生有话说、有写作的冲动,就应该使给出的题目保持相当的开放度。“他们”一题,其开放性落实在题材、体裁、思想等多个层面上。就题材而言,如果考生是记叙生活中的人物,就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群体,展开叙述描写。这可以是年龄性别不同的“他们”,也可以是兴趣各异的“他们”,可以是特定社会阶层的“他们”,可以是不同经历遭遇中的“他们”,也可以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他们”。就文体而言,这个题目也是除诗歌以外的所有体裁和表达方式,在以叙事、抒情、议论乃至说明等为主的各种文体中,都可以让考生有驰骋的余地,显示其开放性。“他们”一题,在思辨层面,同样有着相当的开放性。如果说,题目中“们”的群体性,“他们”与“我们”的关系性,已经为哲学思考提供了条件,这样的思考毕竟还是抽象的,是形而上学的。只有把思想性的挖掘与题材的选择结合起来,才能使思考的开放获得一个坚实的依托。举例来说,正是基于对现实的思考,正是奥运圣火在境外的传递过程中,一些西方媒体的不客观报道乃至歪曲报道,才引发了对“他们”的思考,引发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思考,引发了“他们”如何理解“我们”以及“我们”如何理解“他们”的思考。而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也为展现“他们”、理解“他们”、思考“他们”以及思考“他们”与“我们”的关系,包括灾难中的“他们”与日常生活中的“他们”与“我们”的关系,开辟了一条现实思考的通道。
二、文学选文聚焦经典
阅读选文,除延续以往的命题传统,选录一篇时评外,尤为强调对文学经典的分析理解,成为上海语文卷的又一亮点。
现代文第二文段选取文坛前辈牛汉的散文《灯笼红》,这篇写人叙事的散文真挚的情感与深厚的内涵并蓄,整篇文章娓娓道来,质朴洗练,很有文学味。没有人生苦难经历,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力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当下不少的散文内容空泛,甚至为文造情、无病呻吟。受此影响,不少中学生的阅读品位不高,作文往往华而不实。选取《灯笼红》是为了引导考生阅读和关注经典的文学作品。
古文选择了唐朝史传文和晚明小品文各一则,它们既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同时也比较浅显,切合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前者文字相对平实,叙事紧凑,形象鲜明,有相当的可读性;后者文字清丽,句式多变,点染山水,抒情议论,跌宕起伏,有尺幅千里之致。两篇文言文,均不失阅读之趣味。
此外,在设计试题时,无论是时文的信息筛选题,还是文学作品的赏析题,力求从整体角度理解和把握,并且强调以合适的方式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成为此卷的第三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