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今年近9.8万名考生的十二年寒窗苦读,终于被亮出了一个分数。就个体而言,终归还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从整体来看,传统意义上的高分人数明显高于往年。据统计,今年上海市500分(含加分)以上考生总共有7969人。其中,520分以上近3000人,510-519分数段的有2100多人,500-509分数段的有2900人。
对于今年高分考生特别多这一现象,老师和考生等“当事人”都看到了“命题”这个因素,不过他们也看到了学生的能力素质正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而渐渐提高。
高分考生非题海造就
“高考(Q吧)命题越来越契合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容易发挥。有一批考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比较扎实地掌握了知识。”曹杨二中校长王志刚昨天在电话中对于“今年高分考生为什么会这么多”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也是“命题”这个因素。不过,他的进一步阐释表达了他对这一现象的真正看法。
“今年我们学校的高分考生,都不是那些‘死读书’、主要靠试卷训练成绩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社会活动能力比较强,素质过硬,包括心态、心理等方面。”王志刚认为,高考命题越来越能反应学生实践能力。这一点也是与中学教育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知识和能力并重的素质教育思路相契合的。“我们学校一直注重引导学生要看到‘书的后面’和‘书的外面’,关注学科的本质,关注生活和社会。”王校长说。
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08年上海高考试卷评析中强调,“关注学生实际能力培养”是今年各科试卷共同的重要“命题”。
“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了,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周筠校长对此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和广泛地接触到社会,与此同时,学生本身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进入高三以后,一般都是不用参加学校的各种主题活动的。今年学校关注地震的主题活动,原本并没有把高三年级安排进来,但是高三学生主动要求参加。”
现在的学生舍得花时间广泛接触社会,这一点似乎在高考中得到了好处。以前学习好的学生,素质不一定好,所谓“高分低能”说的就是这类学生。“现在学习好的学生,能力往往也不错。”周筠认为,现在分数里的“素质”和“能力”含量越来越高了。
周校长说,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高考命题的改革也越来越到位。题目的开放性成了方向,包括数学、物理这些理科题目,每一道题目都有可能是一篇小论文,关于社会热点问题也好,关于学科的本质也好,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目标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些就是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