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2021高考作文 > 作文专家指导 > 正文

2011盐城高考二模作文范文:“生活的境界”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1-5-6 8:34:15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1高考于6月7-9日举行,考试吧整理“2011盐城高考二模作文范文:生活的境界”供广大考生冲刺使用。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第 1 页:作文导写
第 2 页:作文素材
第 4 页:优秀作文

  3.生活之幸福之境

  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托尔斯泰这样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是人生中令人向往的境界,然而,这一境界因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结果。

  卢梭在其名著《漫步遐想录》中说:“假如有这样一种境界,心灵无需瞻前顾后,就能找到它可以寄托、可以凝聚它全部力量的牢固的基础,时间对它来说已不起作用。现在这一时刻可以永远持续下去,既不显示出它的绵延,又不留下任何更替的痕迹;心中既无匮乏的感觉,也无享受的感觉,既不觉苦也不觉乐,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到自己的存在,伺时单凭这个感觉就足以充实我们的心灵:只要这种境界持续下去,处于这种境界的人就可以自称为幸福,而这不是人们从生活乐趣中取得的不完全的、可怜的、相对的幸福,而是一种在心灵中不会留下空虚之感的充分的、完全的、圆满的幸福??只要这种境界持续下去,我们就排除了其他感受到的自身存在的感觉,得到一种弥足珍贵的满足与安宁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任何人如果还能摆脱分我们的心、搅乱我们的温馨之感的尘世的肉欲,就更能感到生活的可贵与甜蜜了。”

  卢梭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幸福?也许生活中人们总是把实现自己的目的作为幸福,但人生中的目的总是不断出现的,满足了一个目的之后,另一个目的紧跟着就出现了,人就是在这一个个目的中走向生命的终点。有些人在走到生命尽头时,却发现一生的追逐竟是虚无,自己付出生命代价所获得的并不足珍贵,因为他的一生只把幸福看作完全满足自己的私欲,满足一己所需要的东西。也许他曾经感到快乐,但是幸福不会光临到他的头上,他所得到的只是满足,而不是幸福。

  只有当自己为服务于人类群体,通过自己而实现群体的目标,使个体与群体融为一体的时候,才是幸福;只有当我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深切地感受到自然之美,并在自然之美中心醉神迷、欣喜若狂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幸福;只有当我们逃离了功利目的诱惑和尔虞我诈的机心,逃离了随波逐流的世俗和人云亦云的乡愿的时候,才能摆脱一切束缚和羁绊,以自由的心灵翱翔于天地之间,体味到幸福的美妙。

  造化并没有把幸福安排为一个永久的状态,它瞬息即逝。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在不停地流动,白云苍狗,人世间一切都变幻。人也在变幻。幸福并不是一个可以抓住握住的对象,它不在机关算尽的精明中,也不在千金散去的享乐中,那种妄想将幸福拴在身边、永远不肯放弃的人,恰恰离幸福最远。

  幸福是一种心境,一种当下生命的体悟。当一个人面对夕阳西下那苍凉广阔的旷野中一行南归的征雁而心有所动时,当一个人面对玉宇澄明中一轮清辉、满天星斗而感到宇宙无穷对,当一个人在岁月更替中回望来时的足印而无怨无悔时,他就感受到了幸福,稍纵即逝的感触却留下了永恒的追忆。

  幸福,是在逆境中扼住命运的咽喉,是在顺境中保持安详宁静的心境而不张狂不虚荣。在艺术欣赏中,在大自然中,在与良师益友的交谈中,在助人而不求报偿的开阔磊落中,在良知苏醒时,在体会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而通过自己短暂的生命去把握这一永恒即瞬间的永恒时,幸福都会涌现。

  幸福不在于对金钱的拥有,不在于对权势的玩弄,也不在于对于外在目的一桩桩的实现,而在于对生命、本性及社会存在的深切体悟和不断完善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中。幸福就是对这一过程的深切的体会。

  4.生活之感悟之境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年代,学术界尚无定沦。一般以汉明帝永平(公元58~75)年间,遣使从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的开始,距今已经两千余年了。

  《四十二章经》中有一段极富哲理的话,可以说明生命的感悟之境:“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日:‘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闻:‘善哉,子知道矣。’”

  通常人们都以为生命有几十年上百年,有几万个漫长的日日夜夜需要我们去体味。但是,在理解了天地万物之后,佛即大智慧者却认为生命仅在呼吸之间,可见生命的短暂。正因为生命的短暂,生与死只在呼吸之间,所以人生在世不应以享乐和索取为目的,而应以奉献和追求为目的。只有充满生命活力的无尽的追求,才能使生命处于一种真正的诗意化的状态,一种生命感悟的境界。

  法国著名女权主义作家西蒙娜·波伏娃写了一本小说《人总是要死的》。在书中,她通过自己的想象描画出一个因吃了长生不老之药而活了600 多岁的人物。这个青年永远保持在自己的青春时期,他不断地与一个又一个年轻的女孩恋爱,当他结婚以后,他永远保持着青春的语言、心境与行为方式,但他的妻子却一天天衰老下去,最后老死。于是,他又重复地向新的少女求爱,当这种情况重复了多次以后,他忽然感觉到自己很无耻,由于他是不死的,所以他在不断恋爱并在爱情中说尽谎言。他无法感到生命消逝的春愁秋恨,无法感受到恋人或妻子面对生命的衰朽时的悲哀。因此,在这种不平等中,在这种生命的透支中,他渴望死亡,因为只有死亡才能给他带来生命的紧迫感和真正的两心相契,让他感觉到青春的稍纵即逝并进而珍惜生命。相反,这种无始无终的“不死”的生活,事实上是一种“不生”的麻木的没有激情的生活。

  在呼吸之间的短暂与长生不老两者中,人类选择了短暂。正是面对死亡,面对瞬间消失的生命,人们才可能奋起而去完成自己最伟大的使命,才可能有充足的爆发力和生命力。

  尽管生命有几十年甚至百年,但人领悟生命的意义可能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有些人活了一辈子,但由于外在的功利目的蒙住了他的眼睛和心灵,使他漫长的一生犹如“迸宝山空手而回”,没有留下任何值得自己骄傲的记忆;有些人尽管生命非常短暂,却活在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不断的进取中,因而他的每一刻生命都是宝贵的。

  俄罗斯一名死囚被判绞刑,还有三分钟他就将被绞死。这个仅仅20 岁的年轻人感到短暂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尽头处是一片永久的黑暗。因此,他突然感到,要用这最后的三分钟好好看一看这个世界,看一看天地人。他先仰望天空,天是那么湛蓝,云是那么洁净,20 年来他从未感觉天空是如此澄澈、苍渺、辽远;他又俯看大地,青山绿水,麦田水渠,他感到大地是如此的丰厚、广阔、美丽;最后,他看了看人群中的父母,为自己流尽了眼泪的父母显得那么苍老无力。这时,这个青年突然感到了自己一生中所犯的弥天大罪,觉得自己空度了这二十余年,想到倘若能让他活下去,他将珍惜自己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刻,去努力感受生命的美好并悉心侍奉他的父母。

  在绞刑绳索套在他脖子上的时候,大赦令到了,他被释放了。

  又过了几十年,这个青年已垂垂老矣,在病榻上气息奄奄。他感到尽管他当时欣逢大赦,回首往事,他却重蹈覆辙,隐入赌博与诈骗中醉生梦死。为了获得外在的蝇头小利,他费尽心机,自己的灵与肉都过早的衰老,虽然他的生命延续了60 多年。他在临死之前痛切地感到,他的一生中过得最充实、最有价值的就是临刑前那感悟的三分钟。

  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强度,在于生命的悟性,在于对自己生命意义的把握。人可以活得很长,但如果他只是活着,空虚地打发着时光,或者干脆做坏事,那么他的生存就等于死亡。而那些为最有意义的事而死去的人,却虽死犹生。

  这就是不朽与速朽的辩证法。

  5.生活之自由超越境界

  中国式的生命境界,总体上看是一种审美境界,一种心灵境界。这种审美或者心灵的境界,诞生在人的最充沛、最自由的心灵之中。所以,中国的人生境界论总是和审美境界论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人的最高境界是与审美境界合一的。

  正唯此,中国的儒学、道家和佛学中的人生境界分别表现为一种“游”的境界、“淡”的境界和“圆融”的境界,这是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分不开的。就是说,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精神命脉,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的。也可以说,是天地万物与人的生命直接相通,人与自然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从而将人生作为审美境界的出发点和归宿,去肯定人的生命情趣和存在的意义。

  中国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合一,深受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的影响。儒家强调的是“和谐之境”,道家强调的是“妙道之境”,佛家强调的“圆融之境”。儒道佛三大主流大都洋溢着一种“悦乐”的精神,虽然其所乐各不相同,但是其一贯的精神不外乎“悦乐”二字。一般来说,儒家的悦乐是出于好学、讲仁义和群体的和谐;道家的悦乐在于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佛家的悦乐寄托在明心见性,求得本来的面目而达到入世出世的和谐。因此,和谐、妙道和圆融是三家的最高境界。

  “和”,即中和,中和是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充溢着的物与社会与人的普遍和谐关系,也就是强调必须消除心和物的对立,达到心物合一、知行合一,使得宇宙与生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都灌注一种和谐之美,达到一种中道、中正、中行、中节的最高境界。中和之美不仅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它表现在关于中庸、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人格修养和性情之美上,并且,它又强调美善和谐统一,形神和谐统一等。强调形表现神、神宠罩形,强调尽善尽美、文质彬彬,而反对那种华而不实或是形胜于神,这就对人生和审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正是这种“和”的审美理想和人格境界,使得中国文化洋溢着一种和谐柔美的精神,使人生欢乐而不迷狂,平静而不呆板,达到一种均衡、稳定、平和、典雅之美。这种美是一种玉的美,是一种温润透明、光辉内敛,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之于眉睫之前的冲淡绵渺的氛围,一种微茫的意旨,一种静默闲远的和谐之气。

  与儒家相径庭的是,道家强调“妙道”。在道家看来,道与气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共同的生命本源,它不仅决定着人生命的意义,也决定着艺术境界的层次。妙是一种化境,一种玄机,一种生命历程中人与自然最奇妙的契合,是与宇宙相生相化出的辉煌的瞬间。妙是道的本性,也是生命本源的根基,同样还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审美境界。妙就是生命之道,就是以生命为美、以生命为善的精神的表现。妙又是一种表现幽虚深远、变化莫测、惟恍惟惚的神奇,这种玄而又玄的奥妙之道,孕育万有,滋润万物,促成鸢飞鱼跃,山滞川流,而成为众妙之门。只有达到这样的精神的自由和高蹈,只有这样领略到生命造化的微旨,只有获得自己生命的审美观照和体悟,才能达到妙。妙与精神的虚实紧密相关,与事物的独特性和普遍性相联系,正因为是实中见虚,虚中见实,虚实结合,才能够妙造自然,而于水月镜花之中,获得玄妙之道。其实,妙与悟相关。只有有所领悟、有所透悟之生命,才能达到妙境,才能悟得真如,才能得到慧根。所以,禅宗强调道由心悟,道由悟达,只有达到这样的瞬间感悟,才能使将生命的律动产生玄妙的意义,并使得人的生命存在在瞬间被一种全新的意义照亮。所以,妙是对时间和空间的一种完整体认,妙道即对时间的无限和有限的超越,对瞬间永恒的捕捉,也是对空间广袤的“游”的境界的领悟。

  佛家强调“圆融”之境。“圆”是相对于“缺”出现的,因此佛教中强调的圆融即充满、充足,体现出佛性真如的普遍广大,体现出大道的浩瀚无边,体现出诗性艺术的圆融充满。生命意义的圆满,犹如佛家所说的月映万川,就是说万川之月,同是一月,一个月亮幻成了万川之月,一个生命成为万川之魂。因此,月映万川,表现出“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万物归一。要达到这种圆通无碍的境界,必在于生命之悟,也就是说要到达圆觉之境,这也是佛家所说的最高的体悟境界。在禅学看来,圆就是禅,也就是说,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是圆融一体,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是冥然合一的。因此,心本就是圆,只有园融无碍,才能体悟天地之心,才能去妄存真,圆悟圆觉,才是一种活生生的人的生命活动和最高存在方式,才能达到与天地一体的圆融禅境,领悟和把握自己的本心。

  只有领悟了“和谐”“妙道”“圆融”的精神,我们才能穿越历史的限定而看到人生自由境界的辉光。

  我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上帝让三个凡人回答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第一个人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享受生活。”第二个人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承受痛苦。”第三个人说:“我既要承担生活给我的磨难,又要享受生活赐予我的幸福。”上帝给前两个人打了50分,给第三个人打了100分。

  是的,“既承担磨难,又享受幸福”才是生活的真谛。生活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一路上虽有美丽的风景,但也有凶恶的野兽,对于生活的福与祸,我们要坦然面对。感受磨难中挑战的乐趣,感受幸福中欢笑的满足,不要总是叹息生活对你不公,“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

  观赏优美的景色,是感受生活;聆听悦耳的音乐,是感受生活;享受浓浓的亲情,是感受生活;拥有纯洁的友谊,是感受生活;追求远大的目标,是感受生活;体验奋斗的苦乐,是感受生活;遭遇痛苦的挫折,是感受生活……感受生活是无处不在的!

  生活是一种美,它有着自然之美、心灵之美、失败之美、成功之美。自然之美,是它的壮丽美;心灵之美,是它的真善美;失败之美,是它的体验美;成功之美,则是它的收获美。感受生活之美,会使你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看到它的丰富多彩,对它充希望!

  生活如同一个海洋,而人类,就是在海洋上航行的人。

  把生活当作一顿美餐,我品尝到了甜美;把生活当作长征,我体会到了艰辛;把生活当作课堂,我感谢为我传授知识的每位老师。

  我说,生活不苦,它是甜美的!

  静静地,躺在草坡上;轻轻地,闭上眼睛;慢慢地,与世隔绝。感受生活所给予你的一切,你会懂得:生活其实并不时时复杂,生活有时也是简单的。

  品一首优美的诗,品一本抒情的散文,聆听一首婉转悠扬的歌曲。才发现:生活需要创造,无味的生活才会产生甜美的清香。把心放归生活,把心放归大自然的原始中,用最优美的歌声唱出甜美的生活。听!生活与大自然传来了回音:“只要你相信生活,创造生活,改变生活。你的生活才会甜美!”

  我说,生活像2万5千里长征。

  也许,生活并不完全是一帆风顺,心想事成的。再令人羡慕的生活也会有被隐藏起来的一面,那就是——艰辛。

  遇到失败,我气馁了;遇到挫折,我胆怯了。生活就是如此不可猜想,总有一些无名石来闯进你的生活。

  多一些泪水,多一些艰辛,多一些磨难。我想,生活才不会像黑夜,只有几点星光的照耀。我们应该学习上一代人的生活,把艰辛的生活作为磨砺,把绊脚石当作辅助。有了这一切,你我都来感受这另一种生活,虽然有点苦涩,但你会从中发现更多生活的真谛与美。

  静。一种状态,一种境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状态。都有自己的为人处世的原则。这种状态、态度,其实也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人来讲就是一种境界。每个人的境界都不尽相同,境界有高下之分,也就将人分为了三六九等。此“三六九等”并不是我们平时说的“三六九等”。是说你的境界的高下的等级了。一个人的人生是否精彩并不时取决于他的财富多少,而是取决于他的境界的高下之分。这么说并不是对于有财富者有什么看法,不过是由于境界是“虚”,财富是“实”;境界是内在的东西,财富是外在的东西;财富是物质,境界是精神。因此,境界高的人并不一定有财富而有财富的人不一定有境界。一个人要是腰缠万贯,但是他不为金钱所累,依然能有着平民的快乐与心境,那么我认为,这个人的境界是很高层次的,即使这个人为商为贾,也是儒商;一个人如果一贫如洗,依然能体会到社会的美好,生活的快乐,那么我认为这个人的境界也是一种高层次的,即使这个人为娼为盗,也是义妓侠盗。反之,如果财如石崇,但生活的吝啬贪鄙或者说身无分文,不知进取,而成天的怨天尤人,那么这种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境界可言了。一个人要是能得到“静”这个境界的妙用那么终身受益无穷。

  【写作指导】

  如果把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三重境界化入凡尘,即为“人生之初,纯洁无暇,看什么就是什么”“年龄渐长,复杂疑惑,看什么不是什么”“茅塞顿开,返璞归真,看什么又是什么”。其实,除了文题中的这位禅宗大师,诸多大家都曾对“境界”作过精辟的论述,清代学者王国维就曾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哲学家冯友兰也曾在《人生的境界》中提出了人生的“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种境界。从立意来看,有眼界才会有境界,有品味才会有感悟。为此,要写好本文,必须根植于一定的文化积淀和人生思辨,否则文章就很难写出思想的“境界”来。从构思来看,两种较为稳妥的方法是:横比和纵比。因为孤立、静止地说某人、某物、某事有境界,总给人以“贴标签”的感觉,而横比则可以让他人、他物、他事来衬托出“境界”,纵比则可以在动态的发展中展露出“境界”的提升历程,两种写法各有其妙处,但异曲同工。如果你能将上述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文章也就能“境界”全出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推荐:

  作文素材:高考满分作文的140个经典语段

  考试吧推荐:2011高考作文预测十大主题

  考前大预测:2011高考作文预测题目68篇 热点文章

  考试吧整理:2011年高考作文范文大全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