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事物篇
话题53:网
网,有有形的、有无形的;有有益的,有有害的……
请以“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精彩构思
网上生活 从计算机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角度,编一则故事。
王棣买了电脑之后,就把业余时间都用到上网上了,写信、聊天、看新闻、down电影,忙得不亦乐乎。这天他在网上订购了数码相机,正等人送来。不一会儿,一位穿商场制服的营业员送相机进来,详细地告诉了他相机的使用方法,并说有质量问题可以随时联系公司调换。营业员走后,王棣坐在电脑前,美滋滋地想:“‘秀才不出门,能买天下物。’网络真是方便呀!”
如鱼得水 将网想像为社会关系之网,编一则故事。
老王托小舅子的同学的父亲为儿子小王在洗衣机厂找了个工作,上班之前,老王嘱咐儿子:既要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又要慎言慎行,因为厂里的人际关系很复杂。小王机敏幽默,不久就同别人打成一片,了解到许多人的背景。他知道同事小张和小李的父亲是厂里的实权人物,且二人关系很好,便不着痕迹地接近小张和小李。不久,销售科急需人员,小王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销售科。
法网 采用人物自述的方式,通过流窜作案的犯人张某的自述表现“天 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
我从东北到河南,一直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为这样公安局就抓不到我,没想到我到河南的时候,通辑令早已贴得满天飞了,只是我自己没在意。……怪不得我进旅馆的时候,老板关照我那么仔细,原来他早认出我来了,只是不动声色而已。唉,难道真的是“天网恢恢” 吗?
洞 虚构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懒惰的渔夫不补渔网的故事,说明要重视 小事情,不然会因小失大的道理。
从前有个渔夫,渔网破了几个小洞他懒得理,别人告诫他这样会事倍功半,捞着的鱼少,他却说这样正好只捞大鱼。一天,他果然网到一条大鱼,正欣喜地收网,那大鱼却在挣扎中将几个小洞连成一个大洞,趁机溜回了海里。渔夫后悔莫及……
话题54:面具
读下面的短诗《面具》,作文:
面具
儿童的世界里没有你便没有乐趣成人的世界里有了你就有了悲剧没有你世界不会完 美有了你世界不再完美
请以“面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精彩构思
童年的面具 从面具玩具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欢乐的角度,写一篇记叙文 。
小的时候我有很多玩具,其中之一是孙悟空的面具,上面用红黑白等色勾出美猴王的脸部轮廓,留下三个窟隆——眼睛和嘴巴。我常戴上它耍木棍,感觉自己就像孙悟空在舞动金箍棒。我还经常戴上它和别的小朋友玩唐僧取经的游戏。这孙悟空的面具给我的童年增添了欢乐。
带着面具上班 从面具的保护作用出发,编一则故事。
大成是个幽默风趣的人,但他在单位却规规矩矩,很少说话。这是因为他的顶头上司是个非常刻板的人,听到别人说说笑笑便以为他们不好好工作,总是毫不客气地让别人注意影响。大成想自己的入党、提干都要经过他,何苦得罪他呢?于是就养成了带面具上班的习惯。
卖脸 虚构一科幻故事,通过面具公司生意兴隆的故事,说明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需求面具的市场才使得面具盛行。
自从面具公司推出薄如蝉翼的人皮面具后,生意兴隆。服务业的人都买了笑脸,因为他们要对着成千上万的人笑,都笑机械了,不如面具自然。身在高位的人买官脸的多,这种面具不怒自威,很有震慑人的功效。有的人买好几张面具,因为他们对上级要笑脸相迎,对下级要摆出领导的威严……
艰难的伪装 逆向思维,通过虚构故事说明善意的伪装不是虚伪,而是爱。
爱梅的丈夫王智在抗洪救灾中光荣牲牲了。爱梅怕年迈的婆婆受不住打击,便对她隐瞒消息,虽然自己心里万分悲伤脸上却仍然带着微笑,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只在无人时才偷偷哭一场。后来婆婆终于知道了,含着泪骂她:“你这傻孩子,智儿这孩子死得值,我不难过,只是这些日子来委屈了你。”爱梅终于可以不带面具了,她忍不住痛哭失声……
话题55:台阶
台阶能使人登高望远,开阔眼界。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请以“台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精彩构思
升迁 从以别人为台阶踩着别人往上爬入手,编一则故事。
张柯在由科长升处长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对他威胁最大,他就跑到王书记那里,说这位同事平时言语过激,不符合党员形象。于是张柯顺利地当上了处长,也与王书记热络起来。王书记在退休时提拔张柯做了书记。退休后王书记家门前却再也看不到张柯的影子。
玉阶空伫立从古诗词中的“玉阶空伫立”(玉阶借代女子)出发,虚构一盼远游的丈夫回家的女子清云的故事,表现盼归的心情。
自从上个月丈夫捎信说近期要回家后,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清云就站在小楼前的台阶上远望。归鸟回巢飞得很急,清云想:丈夫一定也很着急回来,只是千万要保重身体呀。清云一想到丈夫因急归而不顾身体星夜兼程便着急起来。这时,西方远远地走过来一个穿书生衣衫的人,身形极像丈夫,清云高兴地跑出大门迎接,结果却发现是认错人了。清云讪讪地退回来,又站在台阶上遥望……
“陛下”的故事 虚构一则民间故事,通过“陛下”(陛指宫殿的台阶) 的来历,说明封建社会中权力总是高高在上的。
秦始皇开始当皇帝的时候,是和文武百官平起平坐的。他觉得心里不舒服,因为百官对他回话的时候,抬头便对着他的眼睛讲,让他感觉不到被尊崇。于是他就在宫殿内兴建了一四方台子,有两三米高,这样文武百官回话时,只能看着台阶(陛)讲话。后来陛下就成了皇帝的专有称呼。
相关推荐:
·2021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及方法 (2021-5-17 17:02:21)
·2021高考历史材料作文如何写出彩? (2021-5-17 16:57:00)
·2021高考高分作文:如何引入热点素材? (2021-5-17 16:55:24)
·202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展现青春激昂的风采 (2021-5-14 16:17:49)
·2021高考提分技巧:写作文要做到心中有国 (2021-5-14 16:12:2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