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时,承担考试工作的教育部考试中心再次面临着有关高考改革的追问。
事实上,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国家有关机构已在紧锣密鼓地制定高考改革的详细方案,而教育部考试中心一直在通过考试评价体系的建设,积极配合高考改革的推进。
在对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的采访中,人们并不能得到高考究竟要如何变脸的确切答案,但却可以通过过去5年乃至今后5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工作进展与思路,透析国家考试改革的未来之路。
中国需要专业化的考试机构、标准化的考点建设
记者:近年来,高考人数不断攀升,每年都有千万人左右。我们运用了哪些手段,确保这项考试的安全?
戴家干:中国高考无疑是全世界由政府举办的最大规模的考试,牵动着千万考生和家长的心。为了确保这项考试的安全,我们自2006年启动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建设,通过“电子眼”、远程网上巡查等高科技手段,对考场、试卷保密室进行实时监控。2008年底,考务指挥中心已实现对31个省级指挥中心网上视频指挥。这是“十一五”期间,我们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不仅从技术层面加固了高考的安全,也体现了国家教育考试机构的专业化水平。
同时,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我们近年来不断倡导“标准化考点建设”。很多地方向我们反映,标准化考点建设具有多项功能,不仅有效严肃了考风考纪,也提高了学校管理能力,强化了校园安全。同时,依托“标准化考点”的信息化平台,还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考试如同尺子,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人才
记者:近年来,您认为高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这种变化将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
戴家干:“十一五”期间,我们提出了考试评价的理念,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转变,也是高考内涵的深刻变化。过去,考分出来就是为了单一的选拔,每年高考结束后,对学生十年寒窗苦读的评价就是一张写有几个分数的成绩单,对学校教学成果的评价就是“我们有多少学生上清华北大、有多少上一本”,这种用考试结果代替评价的状况,是中国考试和教育最大的缺憾。
现在,我们通过建立数据库,将过去没有充分利用的考试背后的海量数据整合起来,对考生进行评价。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告诉考生,考试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负载的能力是什么,学生在学校、地区乃至全国的排位如何。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的测量工具,给出关于这个学生的一系列评价指标,包括他的兴趣志向、潜能、胜任力,等等。我们可以给学校提供报告,比如学生在语文阅读、数学运算等方面的能力比较弱、成绩不理想,就说明学校这方面的教学应该加强。我们还可以给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报告,使他们对该地区的教育均衡状况一目了然。
通过这种评价机制,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发展自己,帮助学校找准问题,帮助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这就使考试真正回归了它本身的科学功能。
如果说,过去的高考是一把尺子,只能测量一群人,那么评价就给出了多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就能多一批人才。通过这样的尝试,我们的考试实现了从“黑色”评价向“绿色”评价的转变。
国家题库2013年建成,命题基地世界领先
记者:2008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国家题库的建设规划,目前进展如何?
戴家干:国家题库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重点项目,将于2013年基本完成。建设题库不仅是为了考试安全,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命题的理念、方法、手段和技术。基本完成后,国家题库将实现40倍量的库存,相当于国外标准的4倍。
为了配合题库建设,我们还建设了命题基地,今年高考首次投入使用。在这方面,我们走在了世界前列,从技术手段上实现了无纸化命题。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研究院,为下一步考试评价做了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应急预案确保高考科学处置,公平实施
记者: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高考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目前的高考应急预案能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吗?
戴家干:早在2003年非典发生时,我们就制定了高考应急预案。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也在第一时间建立了一套考试预案,当时的过程十分艰难,需要考量的各种因素十分复杂。比如,延期考试怎么处理?如期考试如果发生余震,怎么处理?让不让学生跑?等等。后来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我们制定出一套比较完备的方案,实践证明是科学有效的,确保了考试公平公正地实施。后来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基本也是按这样的预案实施考试。
现在我们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有厚厚一摞,我们把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总结出来,明确我们该怎样做。我们还实现了预案的电子化,全国各地的考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只要在考试管理平台输入关键词,就知道该怎么做。
“十二五”期间,五个项目推动考试观念转变
记者:未来5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将建设哪些重大项目?
戴家干:今后5年主要有五项工作:一是建设多功能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二是建立信息化的命题工作平台,通过高科技手段,推动命题工作方式、命题思维的根本性转变;三是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性、个性化的评价体系,用全面、客观的分析报告单取代单薄的成绩单;四是建立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各类教育考试综合信息查询、考试评价、教育决策支持服务;五是建立自学考试国家课程学分库,促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立足继续教育、服务职业教育,更加贴近社会、行业、企业和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求,为终身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
纵观人类历史,社会分工是一种进步,人才要分层次培养。通过树立考试评价的观念,我们要促使社会形成各尽其才的“人人成才观”。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才能真正做到教育优先发展,才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高考制度是教育公平的底线
记者:能否透露一下高考改革的进展?
戴家干: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考试制度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教育部考试中心也在积极参与。最后出台的改革方案要遵循《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还要邀请国外考试机构、评价机构进行研讨。
必须强调,高考制度是我国最公平的一项制度。教育部考试中心2007年与中国青年报作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95.7%的中国民众赞成这项制度,92%的人提出要改革。这表明,高考确实要改革,就我们目前所做的事而言,高考也确实在改革。但是能有这么多的人认可高考,也说明这确实是很公平的制度,考试公平是我们的底线。
中国将从考试大国迈向考试强国
记者:您从事教育考试工作多年,对我国教育考试的现状和前景怎样判断?
戴家干: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考试历史的国家,也是一个考试大国。现在每年有6000万人次参加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考试。但是,我国的教育考试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教育部考试中心成立仅有十余年。必须承认,起初,我们确实在技术、手段、理念上与国外相差甚远,我们一直在学习,力争缩小这个差距。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考试工作。“十一五”期间,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我们提出要建设一个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服务教育、面向社会的专业化考试与评价服务机构。在加强业务建设的同时,重点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改变了考试中心技术人员、行政人员“三七开”的局面,实现了技术人员、行政人员“七三开”,更加强调服务理念,而不是领导职能。这项转变也符合《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将遵循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的思路,而教育部考试中心就要成为这样一个专业化机构。
事实证明,“十一五”目标已如期实现,从考试理念和技术手段上我们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国外很多考试评价机构开始主动与我们开展交流合作,相信今后随着考试理念的转变,我国在考试评价领域将一路前进,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推荐:
·后高考时代!考生和家长谨防这些骗局 (2021-6-23 19:48:22)
·2021高考成绩达不到这个分数 冲刺一本大学有点悬 (2021-6-11 10:08:06)
·2021高考今将全部落幕 考后要注意这些信息! (2021-6-10 9:28:02)
·2021高考报名人数:河南第一 四川是江苏2倍 重庆超京沪 (2021-6-10 9:06:14)
·2021年高考结束后 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2021-6-9 17:07:4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