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2021高考作文 > 2021高考作文点评 > 正文

高考首日作文再成焦点 专家称可偏重理性思维

来源:人民网 2011-6-8 11:00:00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高考首日作文再成焦点 专家称可偏重理性思维

高考首日作文再成焦点 专家称可偏重理性思维

作文题一览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样的题目太令人纠结了。”“《情有独钟》很温情啊!”“《拒绝平庸》虽然太老套,但倒也励志。”……

  6月7日,11时30分,当900多万考生五味杂陈地走出考场时,各地作文考题旋即揭开神秘面纱,一场媒体、专家和网民七嘴八舌的“审题”,在考场外迅速生发开来,成为当日舆论热点。

  为何每年高考作文容易引发讨论?语文问题又折射了什么?语文专家、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总体印象

  比较有水平,赞成偏重理性思维

  记者:今年高考作文题中,有没有令您眼前一亮的?跟往年比呢?

  温儒敏:总的来说,今年高考作文题出得比较有水平,一是很多题目都倾向于理性思维,而且需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这和以往多往抒情描写的路子走,不太一样。二是形式上有一定限制,思维角度则是可以充分开放,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思考力。比如新课标卷的《中国崛起的特点》,给出国内外对中国崛起的评论,让考生选取一个角度来写。这样的题目偏重理性思维,要有一定的社会关怀,那种陷于题海战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就很难写好。还有上海题,围绕“一切都会过去”或者“不会过去”展开议论,也是需要有些理性分析的,平时读书较多爱思考的学生可能就发挥得好。但也有些省区市的作文题“指向性”太明显,例如《拒绝平庸》、《总有一种期待》、《时间在流逝》等,考生可能早有准备,容易套题,也容易落入“文艺腔”一路。我赞成高考作文尽量往理性思维和开放性方面靠一靠。

  记者:教师们考前猜题、押题,记者们蹲守考点等题,网民事后积极参与“审题”,一些媒体还发起了微博作文大赛。大家都很关注语文,但抱怨之声、争议之声也不绝于耳。

  温儒敏:这主要因为语文是综合性学科,有很强的社会性,大家大多关心且都能说上几句,一些媒体甚至顺势炒作。如果是数学、物理或外语,就不太插得上嘴。当然,许多抱怨批评之声,从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

  记者:几天前,上海传出高考作文中禁用网络词汇的消息,引起很多争论,但很快辟谣。您怎么看?

  温儒敏:语言生活是丰富流动的,语言规范总是相对滞后的。所以,不能简单地禁用某一个或几个网络词汇,也禁止不了。关键是要看在具体语境中,是否运用得当,一般人能否看得懂。如果网络词汇过多,有碍阅读,显然也是不行的。

  两大病灶

  套路化与文艺腔,见不出思想

  记者:您觉得,就高考作文来说,这些年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温儒敏:抄袭、套写成风!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以“话题作文”和“新话题作文”为主,大多有预设的指向。于是,许多考生都会准备大量的“套路”和材料,遇到什么作文题,就直接套上去。有些考生甚至只写开头、结尾,中间大段都是摘抄,变成填充式的“馅饼作文”。

  因为雷同,难见新意,阅卷者往往只能从开头、结尾,以及使用修辞、典故的情况,甚至就以字迹是否工整来考查考生的写作水平。这也使得大量套写甚至抄袭的作文也能得到好分数。套写显得“安全、保险”,也导致许多有写作才华的考生,不敢写出自己真正想写的作文。

  记者:这跟应试教育是否有关?

  温儒敏:当然。这种不良风气,是高考指挥棒作用的结果。现在不少学校违背教学要求,完全以“高考作文”取代了一般写作教学。大多数学生上了高中,就很少读名著原典,只读教材和教辅,还有就是“作文辞典”、“作文考试技巧”之类书刊,套写风气越刮越凶,语文的教学水平每况愈下。功利化的训练方式,败坏了学生对语文的胃口,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记者:您曾提到,当前语文教学还存在一种偏向太过追求“文艺腔”。

  温儒敏:是的。语文课历来注重文学性,注重修辞、文采。但这也容易给人印象,好像“文笔”好就是语文好,其实不见得。目前语文教学偏重文笔,是有功利化考虑的:把文字写漂亮点,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于是,动不动就用典、堆砌词藻、宣泄人生感慨的写法,在中小学生作文中很多见。我把这种文风叫做“文艺腔”。

  “文艺腔”成为风气,跟高考作文命题与阅卷指向也有关,还是要改一改,适当淡化文采或文笔要求,更多强调文从字顺,以及分析、概括、表达能力。这是语文的基本要求。

  一大障碍

  评分“趋中率”畸高,拉不开档次

  记者:不少人说,语文,特别是作文,没什么好学的,反正得高分也很难,差不多就行。

  温儒敏:不得不说,当前高考作文分数“趋中率”太高,相当程度上已失去选拔的功能。作文评分一般分4个等级。据北京、福建等多个省市调查,近四五年来,二等作文卷占75%—80%,一等占8%—10%,满分作文凤毛麟角。其他省区市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趋中率”畸高,考得再好也很难企及高分,再差也不至于落入三、四等。这种畸形的考分等级分布,在其他学科很少见。这对考生很不公平,对中学语文教学更是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大家会认为语文学不学都一样。这也是这么多年,语文教学质量总是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记者:有人也担心说,不知道是谁在改自己的卷子,作文评判太主观,度太难把握。

  温儒敏:一般规定,同一份作文需2—3人阅评,彼此给分差异若超过5分,就需重新评阅。这本是为了保证质量,但的确容易造成阅卷者为求“保险”,而彼此求同“趋中”。

  当然,高考语文卷阅卷工作,也存在一些特殊困难。一般规定,高考语文阅卷老师由大学教师、高中教师各50%组成。但是阅卷补贴过低,平均每人每天少于200元。不少大学老师因为补贴低或科研教学任务重,就越来越多地派博士生甚至硕士生去阅卷。这些年轻人缺乏教学经验,往往单纯按照大学所学或个人喜好去阅卷,评分的标准波动较大。

  高中语文教师大多对阅卷倒是有积极性,但其主要目的往往是为了掌握高考命题动向和阅卷思路,以便备考。有的学区、学校,甚至把轮流派老师参加阅卷作为备考的攻略。所以,更换的比例很大。这一切都给评卷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记者:问题那么多,有什么改进的办法吗?

  温儒敏:首先还得从高考作文命题开始改。改掉泛话题化命题和自选文体的考察方式,代之以加强限制性,明确要求文体的出题考察方式,明确给予材料范围,杜绝考生套写作文;改变考生片面追求文笔,“学生腔”、“文艺腔”严重的倾向,增加思辨的内容要求;改变一心应付“高考作文”这种特殊考试文体的现象,多往理性思维靠一靠,有意识地考查学生撰写规范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的基本能力。

  此外,我有一个大胆的建议,就是将高考语文卷从目前的150分总分增加到200分,其中作文增加到100分,扭转轻视母语学习、学生语文能力下降、语文教学被边缘化的趋势。这可能被认为不现实,只要真的面对一下语文教学已被严重边缘化的“现实”,也许就会觉得未尝不是个办法。再说,语文是基础的基础,考查的不只是语言或者文学的能力,更是思维能力和整体素质。

  点击进入:2011高考答案

  点击进入:2011高考试题答案交流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宋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