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经验 > 考生谈学习方法 > 正文

高考过来人分享:高三的路并不平凡

来源:《求学》 2012-3-21 15:37:17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人在高三,总要面对起起落落,跌宕起伏。得意时远离骄傲,失意时拒绝沉沦,做到宠辱不惊,才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笑看风云。

  劲锐人物:黄沛龙,毕业于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08年以651分,高出一本线87分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高中曾获广东省优秀学生等称号。大学期间,他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拿到了IMA管理会计案例分析大赛全国冠军,并获邀赴美国参加IMA管理会计年会。

  劲锐标志:高三一年,他乘坐了从第一名到第97名再到第三名的“人生过山车”。这段经历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让他更成熟地面对困难。

  人在高三,总要面对起起落落,跌宕起伏。得意时远离骄傲,失意时拒绝沉沦,做到宠辱不惊,才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笑看风云。这是2007年那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给我的启示。

  2006年的夏天,亚热带的骄阳如往年一样,炙烤着祖国大陆最南端的这片红土地。这个夏天,对我来说很特别。伴着上一届的师兄师姐们逐渐收到录取的喜报,众人眼中最难熬的一年,就这样向我敞开了大门,我高三了。

  带着光环上高三

  7月底,暑热炎炎,我带着“理科年级第一”的光环进入高三。由于高一、高二的成绩一直不错,因此,当时听到的都是“冲清华北大”“考个状元回来”一类既励志却又显得略带阿谀的话语。

  表面上,我没有把“年级第一”的名号看得很重,我提醒自己,高手大有人在,自己很平凡。究其原因,或许是高三的孩子特别敏感,或许是过重的压力让我失去了自信,或许是“高处不胜寒”,让我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

  整个8月,我和身边的同学都在努力适应前所未有的高频率考试和测验。我采用“冷水政策”:不复习,直接应考,以此了解自己的知识缺陷。这样颇为怪异的做法在后来给了我相当沉重的打击。紧张的学习,让我身体出现了不适,头不时会疼。补课结束后,我到医院做了脑部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不过有几项指标达到了峰值。我才明白,虽然我想“冷处理”,但在潜意识中,已经绷紧了弦。

  月考,在低谷中彷徨

  在这所湛江市唯一的省级重点中学,考试是家常便饭,我们起码有四分之一是在考试中度过的。除了两天一次的测验外,8月底,年级进行了第一次月考。这场考试,内容覆盖整个高中课程,是高中的第一次综合性测试。过度的紧张和不复习的“冷水政策”,让之前还带着光环的我,掉进了无边的黑暗。

  考试的三天,我在混乱中度过,面对一份份考题,大脑几乎一片空白,苦苦沉思,翻不出和题目有关的记忆。成绩出来了,我尝到了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的滋味:两科理科都踩着及格线,数学90分,物理97分,全年级理科第97名!在给班主任录入分数的时候,她问我:“打击大吧?”我无言以对。

  升学的压力第一次重重地压在我的肩膀上。此前的我,从来没担心会考不上重点大学,选不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而此刻,从第一名跌到第97名的我,在低谷中无比彷徨。往日的笑容已逐渐从我脸上流走,让我心醉的蓝天和阳光,此刻成为反衬痛苦的背景。回想起一个多月前我带着憧憬、笑容和少许紧张进入高三,此刻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老师和同学的目光。家里人更是少不了为我操心,担心我营养不够,担心我情绪不好,担心我睡眠不足,担心我……我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家人。在8月的低谷,我甚至想逃离。

  爬起来,奋力往前走

  失败过后,我清醒了许多,安静了许多。我开始迫使自己用尽全力,为高考奋斗。一向不太赞成死读书的我,一反常态,连课间也利用起来。一本328页的《数列》专题,我用整整一个月的课间看完了。

  9月,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在月末总结的时候,忽然发现这个月的自己,像是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计划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喘气的时间和空间。甚至连自己也不知道,我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毅力,制定了一个近乎残酷的计划,还完全按照计划执行。

  这个月的月考,成绩有所上升,排在年级第42名,但由于这个成绩是全力以赴才换来的,在月考总结的班会上,看着屏幕上老师打出来的成绩,我已经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全力拼搏后的混沌

  秋风已起。经过了9月的全力拼搏,10月的我,又遇到了瓶颈。尽管延续前一阶段的全力以赴,仍无法延续突破的轨迹。

  第一轮复习进程将半,需要深刻理解和应用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多,题目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综合性越来越强,仅仅凭借记忆或一时的突击已无法应付复杂的考题。仍未调整好的我,在数十名外徘徊,找不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可持续的学习方法。教室里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越来越小,错题本上记录的错误越来越多,零散的错题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越来越多的材料毫无章法地堆积在记忆中,对考场上的运用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增加了大脑的负担。

  整个10月,我一直在混沌中挣扎前进。月考再次来临,10月的我,没能继续进步,退回第75名的位置上。

  和两个月前相比,此刻的我,更多了一份焦虑。如果说,8月的月考是毫无准备的一仗,10月的考试则多少准备了一些粮草,但却仍然无法真正走出低谷。更可怕的是,此时比起8月,离高考已经整整近了60天。

  涅槃,在11月的天空

  在混沌中,梳理出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已是当务之急。没有科学的方法,就永远找不到突破口,也就意味着在高考的战场上,无法取得胜利。

  我开始不断尝试改变,在学习方法上寻求突破。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对知识点进行总结,逐步理清不同考点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题目,将可能出现的考查形式和应对方法一一归纳和分类。做这样的总结和归纳非常耗时,我也不知道这样做能带来多少提高,但是,如果不改变,就只能一如既往地混乱。

  与此同时,我尝试在考试中调整策略。在11月第二周的数学测验中,我重新规划了做题的顺序和花费的时间,并给每道题定下分值目标,有所舍弃,不再向以前那样,总想把每一题都做完。就这样,我找到了大幅提高数学成绩,并使之稳定的方法,在接下来的测验中,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考验我过去一个月变革成效的时候到了。这一次,我没有让自己和家人失望。这次月考的数学题难度很大,令众多数学高手焦头烂额,而我凭借自己独特的应试方法,以132分成为了理科数学单科第三名。由于知识框架日臻完善,其他科目也频传捷报,我的总分排名从第75名跃升到全级理科第三名。我,在经历了将近四个月的低迷之后,终于重新站起来了!

  阳光又回到了身边,这一次,我对这个成绩已经处之泰然,没有太多压力,也不怕失去。全级第三名的涅磐,对我来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生活仍在继续,只是觉得时过境迁,一切,恍如隔世。

  后记

  四个月的跌宕起伏,我从高峰摔入低谷,再次爬上高峰。浴火涅槃的历程,让我能够笑看风云。在接下来的数次模拟测试中,我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2007年的高考中,我的成绩是631分,比广东省理科一本线高出74分。虽然因为志愿填报不合理,没能进入理想的大学,选择了复读,但这一年的经历,让我更加成熟。这一年的积淀让我在第二次的高考中,顺利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和专业。

  高三的路不平凡,起伏和曲折在所难免,但就像我在高三时常听的《最初的梦想》里唱的那样:“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著的人/拥有隐形翅膀。”在高峰时鞭策自己,在低谷时鼓励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初的梦想总能到达!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