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热评 > 福建 > 正文

福建高考命题组成员:文章作者答题得1分也正常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10-29 8:54:02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多年来一直有人设想让作家们来回答根据自己文章出的语文题,看是否能够满分。如今终于有了一个实例,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15分的题目,作者本人仅拿到了1分。

  欢迎进入:2010年高考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吧高考论坛

  文章成今年福建高考语文阅读题 作者答题仅得一分

  多年来一直有人设想让作家们来回答根据自己文章出的语文题,看是否能够满分。如今终于有了一个实例,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15分的题目,作者本人仅拿到了1分。

  “做完题目,我对了对答案,除了第一个选择题确定可以拿1分外,其余的题目不是没思路,就是和正确答案对不上号。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

  近日,网友周劼人的一篇博文被广泛转载。她在博文中称,去年12月24日她发表在国内某报一篇题为《寂静钱钟书》的文章,被2009福建省高考命题组采用,成为语文试卷中题目。而作者本人对题目进行解答后仅得1分。网友对此事极感兴趣,更多网友则是在调侃和嘲讽目前高考模式及语文教学。

  目前,负责命题的福建省教育厅尚未对此事作出正面回应,教育厅相关方面负责人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表示暂时不作回应。

  网友声音:没给你上八股文就不错了。你说母鸡知道蛋的味道吗?

  文本解读不能作者说了算,文章发表后原作者也只是读者之一。

  每个人的思想是不同的,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出现很多种看法是正常的。高考却要求统一性,以老师的汉姆雷特为准确!完全就是扼杀思想。

  读中学时在老师的带领下“研究”鲁迅先生的文章,竟然细致到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有深刻含义。如果鲁迅先生死而复生,他老人家恐怕都会感叹:“原来我的文章内涵竟然如此丰富、含义如此深刻啊!”

  也许我们真正了解的并不是作者自身的思想,而是直接掉入那些出题者的套子。

  作者“阅读”不来自己的文章

  10月19日,周劼人在自己博客里发表了一篇题为《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日志。这篇文章被迅速转发到各大论坛,并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周劼人在博文中称自己刚刚得知,自己写的《寂静钱钟书》被选为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阅读题之一。惊诧之余,她做起了以自己的文章出的高考题目,三道题,共15分。然而做完题之后,对了参考答案,她发现自己竟只能拿到1分。

  第一道5选2的选择题,“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周劼人只答对了一个,她称:“而另外一个被我认为说出了我这个作者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竟然是‘错’的。”

  她还在博文中戏称,“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得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像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将我的文章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好”了。我的文章在出题老师这种高超的二次加工艺术中,就变成这样了,很好很强大。”

  面对1分的结果,周劼人在博文的最后表现的很无奈,“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

  作者:我能理解出题者的意图

  记者就此事致电采访了周云本人,周云说自己一开始“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能作为高考题目,也是对自己文章的一个认可。”,但是细看、细做题目之后,她又调侃道:“估计我要被考生骂死了”。针对三道题,周云向记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第一题,周云认为E选项错误的原因是,她认为“好奇、惊叹”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路人对祭奠活动的好奇,二是指钱钟书的著作本身令人惊异。所以“好奇、惊异”不光是“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也是说明现代人对钱锺书的无知。

  第二题,“乍一看题目,不知从何下手。”周云表示,她当时用“格调”一词时,没有想过要赋予这个词什么特定的内涵,只是顺手拈来。

  第三题,周云觉得出得挺好,因为出题者道出了她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即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这个时代不能产生像钱钟书这样的人。但是,周云认为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周云同时表示,她写这篇博文时,比较轻松也比较随意,只是以一个写作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三道题目,所以答案有所偏差。她说自己能够理解出题者出题意图及思路。她说,作为考试题目,出于一种教育目的,出题者只是在引导学生怎样从一篇文章里获取相关信息。

  高考师生:答题要技巧 作者也不稳当

  “作者不见得就能够拿高分吧!”参加了今年福建高考的某211大学大一学生一婷说,看了报道自己并不感到稀奇,毕竟作者本人对文章的理解也不可能给出题老师的想法一致。

  而另一名参加了高考的考生则称,“阅读题目很多时候考查的是运用技巧答题的能力,而并非让考生真正地去鉴赏文学作品。或许,作者像我们参加高考那样去答题,她的分数就会更高了。”

  福建师大附中高级教师薛章辉说,作者答不对题是正常的,完全答对反而不正常。因为这个考题,没有封闭式答案,是开放性回答。所以命题组在命题的时候加了一句,如有其他分析,言之有理即可。从学生的答题反馈来看,也基本上没有人和参考答案一样。

  而福州某重点中学一名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表示,“《寂静钱钟书》这篇阅读理解,题目出得不好,难度太大,参考答案也不妥。不过像这种题目是探究性题目,答案是多种的,考生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能够得分。”他称,作者本人称“格调”一词没有内涵,其实不然,每篇文章都会有一个词然概括文章,如果作者不用“格调”一词,换做其他词语,那么新换上去的词语就会替代“格调”概括这篇文章。

  命题组成员:作者的理解不大可能和答案完全一致

  昨日,记者就此事采访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但遭到婉拒。目前,负责命题的福建省教育厅尚未对此事作出正面回应,

  记者随后试图采访2009年我省高考命题组负责人,也没能联系上。最终,记者联系上了一位我省高考语文命题组成员,他表示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用来做高考阅读题,关键还是看这篇文章能否检测到考生的水平。

  这位老师表示,文章的作者答题仅得1分的现象也属正常,因为阅读题中的选择题往往设有陷阱,如果作者不注意就有可能答错。他称,往往作者本人对文章的理解会比一般读者准确,但是命题老师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不大可能跟作者完全一致,作者本人也有自己准确的理解。“作者答错主观题,主要是错在她将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当成客观题的答案,主观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是唯一的"很"有N个

  夫妻同床共枕一辈子,不一定事事都揣摸得清对方的心事;父母生养了孩子,决定不了孩子的思维,这些都很正常。只是文章被人拆文解字,被升华,被曲解,搞得作者看不懂了,就很不正常了。

  可以对文章作出见仁见智的分析,但是,作为高考的命题,还有标准答案,这就很可怕了。

  命题者给出的标准答案,或仁或智,也是一家的看法,考生答题时,已经不是按照自己理解去答题,实际上是在猜测命题者的意思,而非作者的本意。考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答题,可能与大学失之交臂,可能彻底改变他们的人生……就是说,猜错的后果很严重。

  阅读理解题不是在做《开心辞典》节目,N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标准答案无疑把考生的思维扼杀了,会造就不会思考的学生。高考怎么考,老师怎么教,而老师对题目的判断,也不一定符合命题者的看法,也会被认为是错的。所以,命题者说黑就黑,说白就白,这很危险。

  被声讨了很久的应试教育改革了,高考制度包括对命题,也都做了改革。改革中还出现无视社会现状,扼杀考生思维的现象,是在走回头路,是改革还没有到位的表现,对于考生和教育部门,都很悲哀。

  希望给考生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这样的命题,不要出现在以后的试卷上了。禁锢在别人的思维里,这些考生中能有多少科学家、发明家的诞生?所以,再改改,很有必要。

  相关推荐:中国青年报文章成高考阅读题 原作者仅得1分
       反思:高考零分作文出书走红 该打谁的板子?
       深度探讨:高考作文“精致化”的背后是什么?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