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山东卷思想政治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题在变化中保持了相对稳定,在稳定中积极寻求创新,平实中不乏新意。试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坚持基础性与选拔性协调统一,鲜明地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特色。
一、变化中求稳定
2014年高考山东卷思想政治试题的试卷结构出现了较大的调整。这主要表现在:(1)试题分值增加了16分;(2)选择题数量由9道试题变为12道试题;(3)取消了选做题。综观全卷可以看出,试题针对上述变化做出了合理的应对:
(一)保持试卷风格的延续性,增强考生对试题的适应性
试题坚持基础性原则,所考查的知识都是考生熟悉的教材主干知识,没有超纲的题目,没有偏题和怪题,例如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汇率、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市场配置资源、宏观调控、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认识过程、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在试题设计上,仍然保持了宏观、中观、微观设问相结合的风格,并以微观和中观设问为主,设问具体、明确,考生易于把握。微观设问题目包括40题第(2)问“分析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二所示问题”、41题第(1)问“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42题第(1)问“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中观设问题目包括41题第(2)问“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42题第(2)问“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宏观设问题目有40题第(1)问“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意义”。
此外,试题秉承往年的传统,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和引用,但材料不一味求新求奇,材料契合考查内容,观点明确,呈现方式平实,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障碍,有利于考生答题。例如第24题阶梯价格制度、第28题“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第29题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第31题志愿者精神、第32题大道鲁商、第40题电子商务、第42题《美丽中国》演出等。
(二)适度控制阅读量、作答量,给考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适度控制阅读量,精心选材。例如第40题材料一用简洁、清晰的表格替代大段文字,描述复杂的电子商务发展信息,材料二用简短的文字直接呈现问题,这两个材料主题突出,信息明显,大大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量。再如第41题,哲学模块没有单独设置材料,而是借助政治模块的材料进行设问,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
控制作答量,每个要点的分值适度增加,淡化对量的要求,突出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例如第40题第(1)问的答案“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答案简短精准,同时具有逻辑性和开放性,每个要点的分值从1分增加到了2分。
减小学科内综合题的体量。例如第40题和第41题,对往年“经济+政治+哲学”组合的学科内综合题进行了适度改革,改为经济模块单独设立第40题、政治模块和哲学模块组合设立第41题,新的组合方式使40题、41题主题更加鲜明,考查目标更加明确,设问更加具体,有利于考生作答,有利于对考生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
上述做法,对于保证试题难度的相对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稳定中有创新
(一)强化选择题材料、设问指向与备选项的融合,突出能力立意
选择题在处理材料、设问指向、备选项的关系上,强化三者之间的融合,突出能力立意考查。题干的材料精炼,要素清晰、表述准确,选材的内涵丰富,主题突出;设问部分指向明确,通过提炼主题、列明主体等方式对考查方向加以限定;备选项设计与材料结合紧密,遵循知识本身的科学逻辑和时政本身的生活逻辑,尊重考生的思维过程,正确选项指向明确,错误选项的迷惑性和干扰性适度。例如第26题,需要考生解读材料中心思想,判断材料主旨为“各档用量价格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在设问指向上,明确指出调价的行为主体是“政府”,落脚点是“主要意义”。在备选项的甄别上,本题的错误项自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需要考生仔细思考错误项是否能够正确揭示价格改革的意义,阶梯价格制度对于用量处于高档的家庭而言,会增加生活成本,因而不是“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备选项“发挥市场自发作用”与设问指向的行为主体“政府”不相符,而备选项“稳定市场物价水平”与“阶梯价格制度”自身所体现的价格变化相矛盾;政府推行阶梯价格制度适用范围为水电气等居民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用“价格”这个因素来影响居民消费量,引导绿色消费,促进资源节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再如第28题政府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意义,第30题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成功经验等。
(二)创新各模块在非选择题中的组合方式,体现模块特色
不同模块的知识特点、能力要求、思维方式各有侧重。3道非选择题部分,经济模块单独考查一题,政治模块与哲学模块组合考查一题,文化模块与哲学模块组合考查一题。这样的创新使情境设计更加流畅、逻辑结构更加紧密,对学科内不同模块的考查更有针对性,突出了模块本身的知识特点、能力要求、思维方式,使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思维更加连贯。例如第40题,单独考查经济模块,围绕电子商务这一主题,提供了发展状况数据统计表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两部分材料,分别从分析意义和提出对策两个角度设问,由浅入深地考查了考生将文字、数据、图表转换为经济信息的观察与理解能力,运用经济原理观察现象、揭示意义的推演与分析能力,针对经济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的决策与论证能力,展示了经济生活模块的思维特点,试题的经济学味道更加浓厚。再如第41题,将政治生活与哲学生活相结合进行考查,以建设生态文明入题,引导考生深入思考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决策的哲学依据和决策运行机制,通过呈现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党的科学决策、人大立法等材料信息,展现生态文明这一重大决策的理论根据和现实决策过程,哲学与政治的结合设问更加有利于考查考生对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哲学原理现实意义、决策制度化的阐释和论证能力,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三)注重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考查,凸显思维深度和广度
非选择题通过精心设置的设问来实现考查目标,注重结合材料,不是直接考查单一知识点,而是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更重要的是对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对逻辑思维深刻程度和发散思维开放程度进行考查。如40题,第(1)问设问考查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意义,考生需要解读表格数据信息,从表格数据信息中读出“拉动消费”“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三个较明显的经济意义,在此基础上,考生还需依据已获得的经济数据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对浅层次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即“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等,作答所需知识层次清晰,作答过程体现了逻辑思维准确性、递进性和完整性;第(2)问考查政府应如何解决网络售假问题,考生需运用具有灵活性和广延性特点的发散思维,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归纳,要求考生从完善市场规则、社会诚信、商务诚信、政府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等多个角度开放性的探究解决方法。
三、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一)试题注重价值观引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试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功能。试题立意积极而深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社会现实。试题通过丰富的材料和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设问来引领和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辨别复杂的社会现象,培养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例如,第24题对种粮农民实施补贴政策,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粮食安全,关注三农发展;第25题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引导考生关注汇率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第27题课堂场景与特定政治场景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第29题在外交关系中努力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外交政策;第34题以“完美”与“不完美”的比喻入题,考查哲学道理的理解和运用,在特定的考试环境中,启迪学生在面临高考压力时,客观认知自己,鼓励学生做更好的自己,为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而喝彩!
试题注重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试题选择了学生身边的生活案例和社会热点问题,创设了不同的经济情境、政治情境、文化情境、哲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例如,第31题以志愿者队伍的发展为切入点,描述了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探讨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经济发展与思想道德发展的关系,强调了践行社会主义以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拉近了“志愿精神”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二)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试题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立意上,通过创设新情境、设置新问题,注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读生活的能力,不仅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判断和辨析能力,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社会现象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的掌握能力,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例如第32题既考查对“文化对经济起推动作用”的辨析能力,又考查材料与选项的逻辑关系,学生需要掌握材料主旨是“文化影响人”还是“经济推动文化发展”,同时体现了价值观引导,引导学生思考“诚信”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关注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试题统筹把握材料、设问和参考答案的逻辑关系,在选材上选择体现创新性思维的背景材料,在设问类型上设置体现创新性思维的设问,在参考答案设置上综合考虑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在材料的选择上,例如40题选材电子商务、41题选材生态文明建设、42题选材对外文化传播,这些选材本身体现了经济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文化传播的创新性思维。在设问类型的选择上,设置体现创新性思维的设问,例如第40题第(2)问考查政府应如何解决网络售假问题,设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解决措施;第42题第(1)问,引导学生思考创新与规律之间的关系;第(2)问则引导学生从传播规律、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角度,深入思考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国形象的方法。在参考答案设置上,考虑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更大限度鼓励创造性思维,例如第40题打击网络售假一题,既引导学生提高处理问题的宏观把握能力,又鼓励学生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诚信建设等多个角度思考,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综合来看,2014年高考山东卷思想政治试题是一份高质量的试题。试题依据国家教育改革精神,结合山东省高中教育教学实际,在文科综合科目试卷分值和试卷结构变化情况下,既保持了试题整体风格的相对稳定性,又进行了适度创新,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相关推荐:
·山东省2021年春季高考各专业类别专科录取控制线 (2021-7-29 17:54:26)
·山东2021年春季高考本科批第3次志愿填报资格线 (2021-7-26 15:43:05)
·山东菏泽2021年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入口已开通 (2021-7-14)
·山东滨州2021年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入口已开通 (2021-7-14)
·山东聊城2021年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入口已开通 (2021-7-14)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