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2021高考答案 > 北京 > 正文

考试吧: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答案及解析(完整)

来源:考试吧 2014-6-9 16:16:51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考试吧: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答案及解析(完整)”考试吧首发,更多关于2014高考答案、2014高考真题等信息,请访问考试吧高考网!

  二、古诗文阅读:

  8、

  答案: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解析:“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已经标明了层次,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动词和虚词来划分,难度不大。

  9、 答案:B

  解析:“覆溺之虞”,“虞”的意思是担心、担忧,与上句“风波之恐”的“恐”意思接近。

  10、答案:C

  解析:“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译为“(他们)都不能改变我们太守的主意”。“易”,此处为“改变”意。

  11、答案:C

  解析: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主要解释了作文的目的与原因:1.让后人效法滕侯的做事行为;2.告诉后代不要废弃;3.太守受人民拥戴,共有此意。重点不在于描写安居乐业的情景。

  12、答案:(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解析:试题中“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是指滕子京在仕途不顺的境遇下仍心为百姓,勤于政事,惠及百姓做出一定政绩的具体陈述,与《岳阳楼记》的此句意义相似。考生可能易错答“先天下之忧而忧”等名句,但这些名句都是作者抒发个人情怀的句子,与题干中给出的句子不符。

  13、答案:略

  解析:此题首先要指出两篇《记》抒发的为官情怀。《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句体现了为官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虹堤记》“虑于民也深”等句体现出了以民为本,仕途受阻也依然保持自我高尚的德行情怀。然后要从两篇《记》抒发的情怀出发来谈感悟,要能联系实际,要有分析。与过去阅读延伸题的答题思路完全一致。

  14、①答案:C

  解析: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色,并非夏日。

  ②答案:BE

  解析:兴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过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当年燕子知何处”和“韦曲杜陵文物尽”均是在感慨当初繁华如今已经不再,因此答案容易获得,余下三句均为袭用杜甫原句进行单纯的景物描写。

  ③答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

  解析:参照注释和典故本身,知人论世,即可得到答案,注意要先理解诗句本身的意思再分析,归隐之怀在表面,厌倦功名之心则为根本。

  相关推荐

  2014高考答案热点文章 | 高考题库估分 (手机估分) | 2014高考作文

  2014高考志愿填报 | 2014高考成绩查询 | 2014高考录取分数线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reny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