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辅导 > 正文

2015年高考语文复习重点思考的三个方面

来源:考试吧 2014-11-3 18:15:57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5年高考语文复习重点思考的三个方面,更多2015高考报名时间,2015高考备考资料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高考网或搜索公众微信号“566高考”。

  如果说“读”与“看”是语文学习外在形态的话,那么,“思”就是语文学习的内在表现。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可见,“思”在“学”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管是“读”还是“看”,都必须以“思”为主要依托。没有“思考”的“读”或“看”,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那么,就新高三的语文学习而言,“思”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

  对所读的文言文,要“思”——在诵读文言文时,如果你能保持较好的“思考”状态,那么,你就会自然地对文言实词的多个义项作相互联系以加强你的记忆;你就会习惯地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类别作比较以巩固你的理解。如果你能在“读”时“思”,在“思”中“读”,你就会慢慢养成文言文“同步翻译”的能力,即在嘴里诵读“文言文”的同时,脑子里“同步翻译”出“现代文”的文意。这样你的文言句子翻译能力将会突飞猛进,这是文言文学习的一种理想境界。让“读”与“思” 同步进行,你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率”。

  对所读的现代文,要“思”——一“思“文章的主旨(全文内容、局部内容,文章情感,作者情感)是什么?二“思“文章的结构(全文结构、局部结构、句子结构)是如何安排的?三“思“文章中的精彩语言具有怎样的作用,表明逻辑顺序的语言该如何把握?总之,从一篇文章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等方面入手来阅读“思考”。这样的阅读,速度似乎慢了些,但是对提高自己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读懂了文章,才有可能把题目回答准确。

  有句话叫做“微言大义”,在记叙性文章中,“微”即是叙写寻常小事,琐细之物的文字。这些“微言”,只有在“思“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解读其中的“大义”。在议论性文章中,“微”即是蕴含在文字里面的观点或道理。司马迁在评说《离骚》时就有这样的阐述:“其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如果没有“思”的陪伴,要在“读”或“看”时体会到“见义远”,几乎是不可能的。

  阅读的过程,是唤醒已有生活经验,已有知识积累,已有认知水平的过程;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认识审美,陶冶情操的过程。但是这一切,必须辅之于“思”这个必要条件。有口无“思”的“读”与“看”,只能是浮光掠影、一知半解。

  对所读优秀作文,要“思”——可以从文章的选材、语言等角度“思“;可以从文章的立意、结构角度“思”。也可以针对自己写作的薄弱处着手“思”,从中寻觅出我可“模仿”,我可“学习”,我可“创造”的内容或形式。

  在“读“文章,“看”报刊的过程中,要学会评价、评析社会事件、社会生活,这更要以“思”为前提。

  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看,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是我们写作的一个方向。所以,我们要养成面对社会现象而“思”,面对多彩生活而“思”的习惯。没有思考的习惯,遇到事情,只是凭借自己的直觉去简单判断,或者只是受到他人的影响来判断。这样,我们的洞察能力,判断能力,思辨能力,就会弱化或僵化。

  如果养成了“思考”的习惯,遇到某些社会事件或现象就会多方位判断,多角度思辨。比如:当今社会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业招聘不到高文化、高技能的工人。这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办法又是什么?社会如何“跨过这道坎”?这不就是今年高考最好的选材之一吗!

  培养、保持“思”的习惯,就是要“在静态中见动感”,“在静止中见发展”,“在表象中见本质”,“在无疑处存怀疑”……

  培养、保持“思”的习惯,就容易使自己具有整体观点、宏观意识,就容易面对任何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思”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偏见、管见、成见,你的思想也会更快趋向成熟。

  如果我选择了某些方法,那么就要通过实践去验证它的有效性。对每一位同学来说,某一种方法对于自己是否有效,是需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实践的。但是 “读”、“看”、“思”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对于这三种方法,我们可以有所侧重,有所偏爱,但是绝不能抛弃其中的某一种方法,因为它们都是水之源、木之本。

  希望每个新高三的同学养成这些被无数人的实践所证明的好方法,勤“读”,多“看“,会“思”。

  成功的道路是靠“读”、“看”、“思”铺就的。

  相关推荐:

  2015年高考复习该注意些什么?

  备战2015高考:高三各科最佳学习计划汇总

  各地2015年高考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汇总 报名交流

  备战2015高考:从七个方面进行高三复习

  2015高考必看:每月高考大事备忘录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uxiaojuan825